战略指引,一张纸划清战略规划的边界

这是上个月一家公司战略评审时发生的一幕。
现场气氛一度十分尴尬,而正在汇报的高管也没有做好关于新业务的准备,老板与高管关于业务的方向从一开始就发生了分歧。
高管很苦恼,老板也很头疼。
我们经常听到很多老板抱怨:“业务高管汇报战略,方向总是不对,压根没有我想听的!”
高管却说:“真是摸不清老板究竟想要什么。”
业务战略和公司意志总是对不齐,这确实已经成了很多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中的一个痛点。可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呢?
战略规划的灯塔
当下,因为环境和竞争的复杂多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战略的价值。而战略的起点,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战略质量。
战略规划到底应该从哪里开始?
有四个常见的选项,目标、市场洞察、差距分析和战略指引。您公司的战略规划是从哪里开始的?
我们尝试逐个打开来看——
从目标开始?
这应该是绝大多数企业的做法。
例如,公司拍一个目标,各业务部门开始回答:如何分解目标?如何达成目标?
可是,这样容易导致一种现象——目标太低,直接“躺赢”;目标太高,干脆“躺平”。
这也是为什么一到承接目标的时候,业务部门就开始博弈,变成了数字pk游戏。
从机会开始?
一些企业在受过战略思维训练后,明白机会的重要性,“做战略就是要捕捉机会,由机会驱动啊”。
所以不应该从目标开始,而应该由市场洞察开始。
开始做起来之后,就发现了不对劲。
一个吃饱的人,面对再美味的菜肴,也是提不起胃口的。
如果企业本身做得还不错,可能并“不需要”新的机会。
另外,把机会当作唯一的战略起点,战略很可能变成了“可做”(取决于外部环境),而忽视了“想做”(取决于使命和愿景)和“能做”(取决于资源和能力)的有机结合。
从差距开始?
也有的企业从差距分析开始。我们经常说:战略是由不满意或者不满足激发的。机会差距和业绩差距是我们很重要的战略输入。
可是从差距开始也有一个问题,比如燃油车向新能源车的转变过程中,如果让燃油车的团队去做市场洞察、差距分析,看到的其实还是燃油车的领域。
这是因为,业务主管受绩效驱动,眼睛只盯着当前的业务,而无法做到思维的跃迁。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icqnErqng2lxIn7oQjw22mArfpdNYrEEEY98FkL2OJCP1M3V2UV0tEs6bYvYp8LOV7M3q6COdrjxDx4k5jwRkg/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这就要求公司层必须有更高维度的视角去指引。公司要成为什么样的公司,方向在哪里?
而战略指引,就是综合以上各要素,在业务战略规划开始之前,公司层级经过差距分析和市场洞察,代表着公司最高决策层的意志,从宏观和关键层面把握各业务战略的方向和范围。
这样的业务战略将从一开始就是高度共识的,效率和质量才能得以有效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