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丽聆听心声向美而行
(2024-10-14 08:46:39)分类: 班主任2425月交流 |
经验:
一、培养习惯促发现
制定规则不仅仅是为了约束,更是让孩子们能更快适应新环境,养成可以受用终生的好习惯。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不善于表达,活泼好动,自觉性差,凡事都必须有老师手把手来教,快速熟悉规则、应用规则是新班级制度建立的第一要务。
1、善用口令,高频掌握
开学初,我将各项班规以学生能听懂能接受的小口令的形式给学生做以规定。从坐姿到站队,从上课要求到礼仪要求,都有明确的口令要求。简短顺口的口令不仅能快速让学生注意力集中,而且能快速地入心入脑,在规范学生行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口令的练习,孩子们能迅速集中注意力,明确当下该完成的事情,效果立竿见影。
2、练习坐姿,要求具体。
对于学生们来说,坐得住才能认真听课,否则不但课堂秩序混乱,孩子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借助"头正肩平背直足安””小小手叠叠放”的口令一步一步地练习,从一分钟到两分钟,逐次增加时长。用“小眼睛看老师”"敲黑板讲重点”要求.提醒孩子上课盯紧老师,及时跟老师互动,去培养孩子专注课堂,有效学习的能力。
3、关注卫生,常抓常管
第一阶段老师打扫卫生,学生保持。第二阶段学生打扫卫生老师辅助。第三阶段学生打扫卫生学生管理。第四阶段,学生保持,全员监督。开学一个月的时间,卫生管理已进入第二阶段,正在逐步向第三阶段过渡。
二、关注差异,叩启心门
1、求同存异,尊重理解
每个孩子皆具个体差异,新学期伊始,难免有个别孩子难以适应新环境。他们往往并非通过言语表达,而更多以外在行动呈现。例如,在正式课堂上会制造些许声响,难以保持安静,亦或是小动作频繁。当遭遇此种情况时,一方面,我们要学会理解孩子,懂得共情:另一方面,需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且最好进行私下沟通,并亲自示范。
2.及时表扬,延迟批评
教过低年级的老师都知道:孩子小,事情多,一上课就“告状”。当老师的又不能不公平处理,这样耽误的时间太多,而且学生因为受了批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自己的过失上,情绪受影响,课堂吸收效率就会变低。针对这一情况,我的处理办法是:要求学生下课“告状”,课上带着好的情绪听课。这样,课前的小矛盾、小问题没有谁会记到一节课以后,课堂的利用率提高了。
在检查学生的各种习惯时,及时且夸大的表扬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学生听到你夸赞几个学生说“这几个小朋友怎么会站得这么整齐,比老师站得都要好!”的时候,他们就会齐刷刷地站好。当他们听到你说“走路整齐的一一班”时,他们会骄傲地答“到”,并且把队伍走得更整齐了……情绪价值拉满了,学生的自助能动性就调动起来了,班级自然会好管理不少。
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微杜渐
在习惯养成的第一个月里,所有出现的问题的苗头都要及时关注及时处理,防微杜渐,尤其是在处理家长问题时,更要关注。在这个月中,我共关注班级“特殊学生”三人,紧盯严要求,不放过他们身上任何一个可能引发班级骚动的问题,把他们的“魔童”属性尽可能压制在起始阶段,使班级秩序基本稳定。同时,我及时深入沟通的家长有六人,对于他们提出的不利于家校合作或者自我焦虑自我伤感的问题,都站在客观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争取了家长的支持,减少了班级管理的难度。
不足:
一、班干队伍没有培养起来
二、学生做事拖沓、精神面貌不好。
班风班貌跟其他班相比,依然有不小的差距,,不管是上课回答问题、晨诵,还是吃饭站队,总是拖沓拉垮,精神头不足。没有朝气蓬勃的势头和生龙活虎的状态。
方向:
一、在稳固班规的同时加大抓学习的力度。
在经过了一个月的适应以后,学生情绪已基本稳定。接下来就是在抓班规的同时配合各任课老师抓学习。组织并领导好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培养学习习惯。
二、采用多种方式改善班级精神面貌。
多取经多学习,寻找改善班级风貌的方法,使班风班貌及班级凝聚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教育是一场温柔的坚持,也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作为班主任,我们担负着重大的责任。“班级管理"这项工作既复杂又简单,它需要我们的耐心、细心和爱心。所以我们更应该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蹲下身躯,倾听每一朵花语,用行动诠释着“班级管理,从爱出发"的信念!
前一篇:曲海燕班主任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