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致青年教师》有感
三二班孙亚培
暑假期间,有幸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一书,感触颇深。吴非老师以平易的语言,将自己教书生活中那些生动典型的案例,一个一个展现在我们面前,书中很多宝贵的意见能让我们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弯路。阅读这本用心灵浇灌的文字,就如同与一位智者在彻夜长谈,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个境界,吴非老师作为一名教育大师,他用真实质朴的文字,向我们呈现了教学生涯中一个真实的自我,也将教育中宝贵的经验无私的传递给了我们。
初入教坛,我们总是保持着一份厚重感与责任感,满怀壮志,嘿,憧憬着那一段段师生旅途,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是很骨感,慢慢地我们却发现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各种麻烦事又接踵而来,于是烦闷、苦恼、抱怨、气恼……这些情绪渐渐产生,教学也似乎成为了“苦恼的艺术”。虽然此时我在教学这条路上施施而行,已步入到了第五个年头,但压力迷茫却常常不期而遇。读他的文字,我方然醒悟,教师的工作有压力,但不要被压垮,有迷茫,但永不要绝望,正如他所说:“我改变不了社会,但我能把自己改造成合格的教师,以不辜负这个职业。”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优秀的教师,但合格的教师,这是我们必须为之努力的,这也将是我很长时间累的目标,在阅读中,我发现了成为合格教师的几个关键词:
1、真实。
吴非老师说:“作为指引者的教师,应当引导他去关注,孕育人性最美好的情感。”是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要做一个有真情实感的人。如果我们都不敢去正视自己,又如何去指引学生呢?唯有真实的教师才能收获学生的真实,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2、珍视
吴非老师说:“一个连自己专业都不爱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每个人选择教师职业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我们便要对得起这个称呼。我们无法自信满满地宣誓教导每一个孩子成人,成材,但我们可以坚定地宣言,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我们将热爱并尊重自己的选择,并为了这份选择而努力。
教学从来都是慢活,教育是慢的事业,面对一脸茫然的学生,要多多关注他,教会他如何去听课,面对从不知做笔记的学生,我们要教会他记录重点,面对不参与课堂的学生,要鼓励他大胆表现自己……在学习的路上,学生的进展各不相同,教师应该有更多的耐心去等待他们的进步,等待他们花开的时刻,珍视自己的教育事业,也要去珍视这一事业的规律。
3、真识
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教师自身要有真才实学,这便要求我们要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吴非老师说:“我们是学者——是古之学者必有师中的学者。”同时,又因为我们是师者,故而我们应当比一般人更善于学习。
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时代的飞速发展,教学理念的日新月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一个人如果停止了学习,也就变成了一桶死水,迟早有一天会枯竭。教师的工作就变成了重复、重复、再重复。吴非老师也说过:“教育应当是动态的过程,教育者却可以凭静态的知识储备去完成,是教育教学的失败。”
每次站在讲台上,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纯洁的眼睛,我就会感到“教师”这两个字的份量。所谓“倾囊相授”,囊中空空,又如何相授呢?获得真识的途径很多,像学校领导学习能够明德,教导我把握合格教育者的德行,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能够明智,让我拥有更多的教学智慧,向家长学习能够明神,让我学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向学生学习能够明心,使我设身处地去感知学生的需要……这一切都是教师生涯所赋予我们宝贵的学习财富。一名合格的教师,必然是一位好学的教师。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他青少年生涯中重要的人物,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在默默影响着学生。教师的心中没有阳光,学生的心灵上就有可能添上一份阴暗,希望我们都朝着合格教师的目标越走越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