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艳默默地读书,静静地生长——读《我就想静静地教书》有感
(2023-06-18 20:05:41)分类: 读书演讲 |
——读《我就想静静地教书》有感
刘艳艳
手捧此书,“静静地教书”几个字搭配着淡黄的暖色,让人内心平和。初次翻览时,我被书中柔软而细腻的文字吸引,静静地教书,快乐地绽放,顾老师沉醉于儿童的世界,她用儿童的眼光观察教育,发现教育之趣,享受教育之静美。
教育是一条漫长的路,多少人都是意气风发地出发,几十年后又风卷残荷般离场。又有多少人能够教育留痕,留下师者的足迹。读了顾文艳老师《我就想静静地教书》这本著作,这本书的各个章节透漏着一位教师如何做到教学有痕,教育有迹。
一、做一个有爱的“教者”
顾老师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她的教育信条:以爱期盼,以美润泽,以静守候。在她的自序中写到“我们种下对生命的热爱,对美的渴望。我要让我遇见的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仰望天空中美丽的云彩、凝视溪水中微波涟漪的闲情雅致;拥有在四季更替中感受花草树木细微变化的明亮的眼睛、细腻的心思;尊重每一个生命,哪怕弱小如蝼蚁……”简短的一句话透漏着顾老师大爱无疆的教育之心。
读完顾老师的童诗教学,我想起了冰心奶奶的一句话:“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我思考我既然选择了教育,选择了教师职业,那么我就要拥有一份爱的艺术,那就是宽容、鼓励、提醒。教师的职业就像绵绵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都会让孩子们倍受鼓舞,获得无穷的信心。所以,今后我会继续践行我的教育信条,做一个有爱的“教者”。
二、做一个真正的“倾听者”
在读到《“我来试一试,好吗”》这篇文章时,文章里霖霖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我。由于霖霖在专注地做自己的事情时,妈妈和她说话,她总是听不到,妈妈就说霖霖的耳朵不灵。在排座位的时候,霖霖把这件事告诉了顾老师,顾老师认真倾听孩子声音,把这件事记在心里,并叮嘱霖霖妈妈把这件事向孩子讲清楚,消除误会。试想,如果没有认真地倾听,霖霖也许会背上思想的包袱生活,是倾听解除了误会。
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有很多孩子也会出现一些问题,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多的孩子与老师和家长存在界限,不爱与家长和老师沟通。试想,如果能在孩子小的时候认真倾听孩子们的每一句话,能够合理的尊重孩子们的想法,结果可能会好一些。所以倾听与沟通真的很重要。那么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倾听者呢。在《倾听者的教育》这本书中这样写道“作为一个真正的倾听者的教师,必定是这样的:他怀着深深的谦虚和忍耐,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张开他的耳朵,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这样的倾听由于根植于生命的大地,根深蒂固,顺风摇摆,时常静默沉寂,但又潜藏着创造的活力,它的全部目的无非在于:为了在空中绽放花朵,凝结果实。”让我们用李政涛教授的话共勉,共同思考,共同激励,指引我们做一个真正的“倾听者”。
三、做一个教育上的“智者”
1、识字的快乐
顾老师说:语文学习要和孩子们的生活发生关联。用这样的方式学习的词语是有温度的,不再是冰冷的字符,而是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生命的旅程。在顾老师的识字课上,联想识字不但能让学生记得牢,记得住,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观察生活的能力,真正体会到了识字的快乐。在我的日常教学中,通常也会采用这种联想法进行识字、学词、理解知识,也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教学是一种高深的艺术,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真的很重要。
2、学会示弱
读到《示弱的学问》这一篇文章时,我眼前一亮,又学会了一种教学策略。顾老师通过猜字谜的教学活动展示了教师在课堂上示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示弱并不是真的教师不会,而是用巧妙地语言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激情,这种方法会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尝试运用示弱的办法激励学生克服惰性,进行自主学习。示弱是一门学问,示弱是一门智慧,教师的“弱”会成就学生的“强”。
3、目中有人
“以爱期盼,以美润泽,以静守候!”我也愿像顾老师一样“默默地教书,静静地生长”,守着这份责任和使命,无问西东,坚守初心,用心栽培,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