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季之美》教学反思

(2021-01-12 12:40:23)
分类: 教学反思

《四季之美》教学反思

夏登芳名师工作室

庐江县城北小学      夏艳

《四季之美》是一篇以时间为序的写景散文,作者是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女作家清少纳言全文四个自然段,篇幅简短,结构简单每段开头,作者开门见山点明季节中最美的时刻,抓住这一时刻自己认为最美的景物进行描述。寥寥数笔,用优美的文字选择了四季的典型事物,通过对事物微妙的感觉,敏锐地捕捉了一年四季各自的特色和情趣,读来令人饶有趣味。

这篇课文编排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之趣”。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具体到《四季之美》一课,通过教学,学生应达成“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的教学目标。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具备较强的识字能力,对于本文中汉字的间架结构、字音字形等可以通过自学、互学等方式解决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但是,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理解一篇散文意境还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通过字里行间的语言来体会作者在众多的景物当中,选择这种带有淡淡忧愁的景致来进行描写,即作者借用景物作为抒情对象,景物因情感而形成了美的意境,而情感透过景物直达人心,含蓄而隽永。这样的体会对五年级的孩子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我在教学中取长补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以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虚拟情景,把抽象的信息内容转变为具体的形式再现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感情朗读、延伸联想等策略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四季之美。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表达方法,从而实现轻松愉快的学习。

一、图文结合,直观形象

清少纳言选取独特的视角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四季之美,含蓄而又隽永。为了让学生走进文本,触摸作者的内心,我适时出示相关图片、视频,让学生“触景生情”,直观形象地受到美的洗礼。

《四季之美》教学反思《四季之美》教学反思 

《四季之美》教学反思《四季之美》教学反思 

学生看到视频、图片时忍不住啧啧赞叹,直观感知美,体会语言美,朗读表达美,自然而然地沉浸在课文中。

二、凸显重点、增强互动

本课要求学生“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在课堂上如何达成呢?例如第三自然段是引导学生体会的重点段落。我首先出示第三自然段,让学生读后找出描写的景物。再与《鸟的天堂》描写鸟的动态的语段对比,让学生体会不同中的相通之处——在或温暖、或宁静的大的背景的衬托,鸟的动态之美,才更加得生动,整个画面才有意境。之后让学生举一反三,找出相同写法的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或圈画,或标红。设计好课件中文字的排列及出示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突破教学重难点,比单纯的讲读式教学互动性更强。

《四季之美》教学反思《四季之美》教学反思 

三、创设情境、激发感情

当教学进入尾声,在音乐声中,我缓缓道:同学们,走过冬天的早晨,我们再一次走进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春天黎明中变换的色彩,那悠然的气息夏天的夜晚,蒙蒙细雨中,点点萤火的动态之美,无限的遐想秋天的黄昏,高远背景下的飞鸟的点点动态,那温柔而深情的凝望冬天的早晨,那份和谐,那份闲适都让我们感动。”学生在配乐中齐读课文。正是因为音乐的渲染,学生的感情在品读文本语言的基础上被全面调动,陶醉在美的世界里,深深感受到清少纳言对自然、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

《四季之美》教学反思 

反思整节课,正是因为将信息技术巧妙地运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利于将教师的“教”与学习的“学”有机结合,进一步促进学生多维度参与课堂教学,为教学创设互动、和谐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师生、生生互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陶冶道德情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