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看待古琨(昆)法师的净土思想

(2024-09-23 13:42:37)
标签:

佛学

文化

分类: 历史文化

古琨(昆)法师,是清朝后期江浙地区的莲宗领袖,当时影响力很大,现在鲜为人知,他最大的贡献,是驳斥“一心不乱”提倡“散心念佛”。散心念佛很早便已出现,蕅益大师亦曾提及,但很久以来,都是一心不乱的天下。


古琨法师认为:念佛者做到“一心不乱”并不现实,自古念佛能达一心不乱者很少,执着一心不乱,反易障碍往生,也抬高了净土法门的门槛。念佛的关键在深信切愿,散心念佛亦可往生,只是品位不高;念佛是因,一心是果,只要认真念佛自然会达到一心,执着一心不乱则是颠倒因果。


古琨法师的上述观点,个人看来,除了散心念佛品位不高以外(按照《观经》,品位高下,和散心或一心,并无关系),其他都是非常正确的,但印光大师有不同意见,印祖说:玉峰法师(古琨法师)行持虽好,见理多偏……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体背谬……彼极力教人散心念,不赞扬摄心念。念佛虽一切无碍,然欲亲证三昧,能静固好。不能静,亦无妨即动而静。彼直以静为邪,谓大违执持名号忆佛念佛之旨,其过何可胜言?


其实印祖与古琨在往生标准上,是一样的。印祖也说过:“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但印祖不同意古琨提倡散心念佛,他怕信众将注意力集中在“散心”上,而忽略了由散心至一心,翻转真妄、摄妄归真的效果。


古琨法师和印光法师,都是本愿净派的,都赞成他力本愿思想,所以理论大同小异,异曲同工。


但现在有些人,将古琨法师当成纯他力流派,实在是很荒谬,古琨法师每日固定持名念佛六万声,即便按照一秒念两声的速度,念六万也得8小时,稍微念慢一点,得10小时以上,他如此精进,你能说他纯他力?他临终前,脉搏全无,自知死期已至,却丝毫不惧,面向西方合掌,猛力念佛数百声后往生,后有殊胜瑞相。他在最后时刻,依然勇猛精进的提起信愿心和正念,你能说他纯他力?还有著名的善导大师,也是精进修行的,现在也被迫成了净土真宗(本愿法门)的纯他力代言人。

 

摘录古琨法师著作里的两段开示:

1、余每见修净业者。说着现世往生。多疑心不决。非疑业障深重。即疑功行浅薄。人人易犯此病。个个难逃此关。何哉。皆因不知弥陀愿力。特于苦处生悲故也。

 

2、念佛之人。将往生时。最怕心怀疑惑。自生退屈。谓我等生死凡夫。罪障深重。岂能一世便得往生。此皆不知弥陀愿力。特为救度苦恼众生。一生成就。而设此方便也。观经云。十恶五逆。临终苦逼。教称十念。即生彼国。此岂非一生成就之明证乎。十恶五逆。乃极大恶人。尚能一生成就。何况小恶。何况无恶。何况一生念佛之人。岂不决定往生。疑者云。大恶之人。临终念佛。十念往生。皆是宿世善根深厚。乃能如此。释云。大恶之人。宿世尚有善根。何况小恶。何况无恶。何况一生念佛之人。岂有无善根之理。当知但能遇善知识。闻佛名号。皆是宿世善根深厚之人。不可自生疑惑。自障其心。令一生空过。道业无成。余亲见善友。根机最利。 功行高超。临终生疑。不得往生。有愚钝者。老实念佛。临命终时。即得往生。可见净土法门。不论根机大小。功行浅深。唯在深信佛语。皆得成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