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诸子百家》阅读笔记(十)

(2025-08-06 22:07:35)
分类: 子集类读记

《诸子百家》(微信读书)

(作者:浅野裕一译者:刘丽娇湖南人民出版社2021-09-01出版品牌方:上海浦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微信读书进行制作与发行)

阅读笔记(十)

 

后记:(9

第八章  最后的古代逻辑学家——公孙龙(P411 重新设定边距与行距,页码变化)

公孙龙子即名家的代表。

一个时代形成的名与实的对应关系会随着时代变迁逐渐遭到破坏和变更。王号是只有统治天下的天子才能使用的称号,可到了春秋末期,吴越等蛮夷的族长都擅自称王,周天子不得不重新自称天王来守住自己的权威。进入战国时代后,诸侯更是竞相僭称王号,如齐王、楚王等。(P412

名实对应关系变化是社会变动的结果而非原因,但他们以为只要把名实对应关系拨回原来的形式,就能让社会秩序回归,这种想法根本就是幻想。(P413

有人开始怀疑和批判此前累积的概念和名称,全面重新探讨既成的世界认识。这一群思想家以春秋后期的邓析为首,包括惠施、桓团、尹文等,他们被同时代人称为辩者,被后世称为名家。关于时间、空间、数量、力量、形状、颜色、质地、分类、知觉等问题,他们加以新的思考,不断把成果列为一个个命题。这些辩者的命题化过程以共有的特殊知识及术语为前提,只提出结论,所以极难解释。(P414

写于战国时期的辩者著作在以后的时代中陆续散佚,其中《公孙龙子》几乎是残留至今唯一的完整著作。中国最早的图书目录《汉书·艺文志》记载名家类别中有《公孙龙子》十四篇,但在宋代前遗失了八篇,现在我们手中的文本只剩下六篇(《迹府》《指物论》《坚白论》《白马论》《通变论》《名实论》)。(P544再调字号页码变化)

《迹府》,相当于《公孙龙子》的序章。(P544

《名实论》,相当于《公孙龙子》的结论章。(P552

公孙龙作为辩者代表远近驰名,同时也具有作为政治思想家的一面。请求燕昭王放弃发动战争。(P555)游说赵惠文王偃兵(反战)和兼爱。他还是赵国平原君的门客(P556

公孙龙与从齐国来到赵国的邹衍在平原君面前辩论白马非马论的对错,在辩论中落败,被平原君辞退。平原君死于公元前251年。从此公孙龙的名字从历史记录中消失了。(P557

公孙龙生活的公元前3世纪上半叶是战国末期。

公孙龙基于兼爱精神的反战活动。(P558

公孙龙的名实论和名分论与他否定侵略吞并的反战活动,就是以这种形式结合起来的。(P560

公孙龙明确表示,偃兵的根本精神在于兼爱。

——二〇二五年三月十、十二日下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