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阅读笔记(八)
(2025-07-26 16:11:42)分类: 子集类读记 |
《诸子百家》(微信读书)
(作者:浅野裕一 译者:刘丽娇 湖南人民出版社2021-09-01出版 品牌方:上海浦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微信读书进行制作与发行)
阅读笔记(八)
后记:(7)
第六章兼爱的战士——墨子(P245)
墨子本名墨翟,活跃于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他的生平事迹不明,生卒年也不详。幸亏《墨子》中有《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四篇记录了墨子的言行,这几乎是了解墨家诞生之初的唯一宝贵资料。我们以这四篇为基础来看墨子。
根据现有史料分析:
墨家学派的根据地和孔子学派一样,都在鲁国境内。墨子应该是比孔子更晚的人。(P246)
墨子所处的时代比孟子活跃的战国中期要早很多。(P247)
墨子的活动时期稍早于公元前439年、稍晚于公元前385年的推测是妥当的。(P248)
墨家学派的根据地在鲁国境内。
墨子是鲁国人。(P250)
墨子不是一般的知识分子,墨子的出身比一般庶民更高,是士的身份。(P252)
墨家学派的内部组织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游说诸国、推广墨家思想的宣传班,二是在学派内负责配备典籍教材和教育门人的授课班,三是从事粮食生产、杂役、制作守城兵器、防御战斗的勤务班。此外,还有许多门人被派遣到各国做官,以官员的身份尽力普及墨家思想。(P255)
墨家组织的首领被成员尊称为钜子。“钜”字本来指的是金属矩尺,墨家取其衡量一切的意思,转而用于称呼他们的首领。(P259)
墨子的思想由十种主张构成,被称为十论。其内容有,提倡能者居上的尚贤、要求遵从各级统治者的尚同、要求平等地友爱自己与他人的兼爱、否定侵略战争的非攻、提倡节俭的节用和节葬、要求遵从天帝鬼神的天志和明鬼、戒除沉溺于音乐的非乐、否定宿命的非命。(P262)
后期墨家,到第三代钜子孟胜时,吴起在楚国变法,楚悼王死后,吴起被旧贵族诛杀于悼王尸前,吴起的支持者阳城君逃亡,墨家承诺对阳城君封邑予以保护,但不敌楚军。孟胜为此提议守城者一百八十二人自裁以示天下墨家之诚信,最终这些人全部自裁,包括两位外出送信的使者完成使命后仍返回阳城自裁。(P269)这段故事载于《吕氏春秋》,显示了墨家的至诚守信,成为后世墨家的榜样。
从开山祖师墨翟到第三代钜子孟胜,墨家学派的纯粹性有了飞跃性的提升。(P273)
这个变化在第三代钜子孟胜的时代就已经完成了,变化主要发生在第二代钜子禽滑釐的时代。(P276)
伴随成员的质的提升和钜子权威的确立,墨家势力与日俱强。从四篇墨子言行录来看,墨子时代墨家的活动区域以鲁国为根据地,延伸到齐国、卫国、宋国、楚国、越国等地。此时并不包括北边的燕国、西边的三晋以及秦国。但到了战国末期,大多数墨者都在秦国活动,或在北边的中山国从事反战活动,墨家的教育战线扩展到全国,盛况空前。(P278)
墨家构建起与儒家二分天下思想界的庞大势力,但也随着组织的壮大开始分裂。主要分裂为相里氏和邓陵氏两派,《韩非子》说为三派,加相夫氏派。
显赫至极的墨家却在秦帝国成立以后忽然从历史中消失了。(P280)史书对此无记载,本书作者推测,墨家极有可能是不肯放弃思想苟活,走上了自绝于世的道路。包括汉代以后,被秦禁止的各种学派逐步复活,而墨家成了绝学。(P283)
——二〇二五年三月三日下午,四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