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诸子百家》阅读笔记(二)

(2025-06-21 21:39:51)
分类: 子集类读记

《诸子百家》(微信读书)

(作者:浅野裕一 译者:刘丽娇 湖南人民出版社2021-09-01出版 品牌方:上海浦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微信读书进行制作与发行)

阅读笔记(二)

 

后记:(1

2025126日开始阅读本书。

序言(P5

序章 什么是诸子百家(P10

一、 诸子百家的种类

不是说诸子学派真的多达一百种。像名家、法家、阴阳家等学派名称在诸子百家活跃的春秋战国时期尚不存在,西汉末年的学者刘歆普及了这些学派名称。

刘向的《别录》是西汉时编成的目录学版本,但《别录》本身已经失传了,只剩下一部分被其他书籍引用的内容。(P11

刘歆继承了父亲的未竟事业,还将秘府典籍分为七类,写作《七略》。“七略”具体指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和方技略,辑略是全书总论,所以实际上是六略。《七略》也失传了,但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承袭了《七略》的体裁,我们可以通过《艺文志》来了解《七略》的分类。(P12

从《艺文志》可知,诸子略分为十类: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诸子百家中的许多学派名称都起源于西汉末年刘歆的《七略》,在诸子活跃的春秋战国时期并不存在法家、名家等称呼。当时存在的只有儒、墨、兵三家,道家的称呼也是在西汉初期才出现的。(P13

《汉书·艺文志》根据上述类别将诸子百家的著作分门别类归入九流之中。不过,这一分类发生在诸子时代结束的两百多年以后,所以未必能够与当时的实际情况一一吻合。

二、 新出土资料的发现(P15

20世纪70年代后,古代文献陆续出土,研究状况随之发生了很大改变。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中发现了写在竹简上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等兵书以及《晏子春秋》。次年十二月,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了大量帛书,包括《老子》甲、乙两种写本,《经法》《十六经》等黄老思想文献,还有类似《战国策》的《战国纵横家书》《易》和医学书籍等。(P16

诸子百家著作的成书时期是字面上的先秦还是秦汉以后,这在古代思想史学界一直是个极为重大的问题。新出土的资料都来自秦汉时期的坟墓,也不能为这个最大的争论点打上休止符。(P18

1993年,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楚墓出土了七百三十枚竹简。最重要的是,它们出自战国中晚期、公元前300年左右建造的坟墓中。这是首次从战国墓中发现的思想方面的文献,为结束年代之争提供了几个决定性证据。(P19

儒家把《诗》《书》《礼》《乐》《易》《春秋》视为经典,称之为“六经”。(P20)但确定经典的时间有争论。郭店楚简的《六德》中已将《诗》《书》《礼》《乐》《易》《春秋》视为经典。从公元前300年起,《易》就被当作儒家经典,“六经”的概念就也已产生,这一时期大大提前了。(P21

据出土楚简分析,在孔子死后不久、七十二贤活跃的时代,“六经”的概念很可能就已经产生了。(P23

信古派的传统,在被胡适、钱玄同、顾颉刚等疑古派质疑后,引来了巨大转折。疑古派源自清末公羊学派康有为,他们对被认为是先秦时代的文献连番提出质疑,判断其中大部分是秦汉以后完成的。(P24)连包括《大学》《中庸》的《礼记》本身,也被推测其大部分篇章是秦汉时期的儒家著作。(P26

郭店楚简中的《礼记·缁衣》从根本上颠覆了疑古派的种种论断。现在从战国中期墓里发现了《缁衣》,疑古派的主张就完全站不住脚了。

从以上情况来看,《礼记》四十九篇中的大部分还是出自七十二贤及其学派之手。我们可以用《礼记》和郭店楚简来探究孔孟期间儒家的发展过程。(P27

这些新出土资料的研究获得进展后,春秋末期到战国末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变得非常清晰,这是以往的研究无法比拟的。一直以来被当成定论的学说也会遭到更大规模和更彻底地否定。主张百家经典产生于汉朝以后而非先秦的疑古派学说正在一步步变成胡编乱造的伪说。(P28

——二〇二五年二月六、七、八日下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