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申子》阅读笔记(三)

(2025-05-29 21:01:02)
分类: 子集类读记

《申子》(微信读书)

(申不害著北京汇聚文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公版书)

阅读笔记(三)

 

后记:(2

昔者尧之治天下也,以名。其名正,则天下治。桀之治天下也,亦以名。其名倚,而天下乱。是以圣人贵名之正也。主处其大,臣处其细。以其名听之,以其名视之,以其名命之。镜设精无为,而美恶自备;衡设平无为,而轻重自得。凡固之道,身与公无事,无事而天下自极也。(P6

(从前尧治理天下时,重视名分。因为名分端正,所以天下大治。桀治理天下时,也讲究名分。但由于名分不正,导致天下大乱。因此圣人最重视名分的端正。君主把握治国大纲,臣子处理具体事务。通过名分来听取汇报,通过名分来考察政绩,通过名分来下达命令。就像镜子保持明亮而不刻意作为,自然能照出美丑;秤杆保持平衡而不加干预,自然能量出轻重。真正的治国之道在于:君主自身保持公正无为,不妄加干预,天下自然就能达到最佳状态)

第二篇君臣(P6

明君治国,而晦晦,而行行,而止止。三寸之机运而天下定,方寸之基正而天下治。一言正而天下定,一言倚而天下靡。佚文

(英明的君主治理国家,该隐晦时就隐晦,该行动时就行动,该停止时就停止。掌握三寸之距的枢机就能安定天下,端正方寸之间的根基就能治理天下。一句话合乎正道就能使天下安定,一句话偏离正道就会使天下颓败)

君必有明法正义,若悬权衡以称轻重,所以一群臣也。(P7

(君主必须确立明确的法律和公正的准则,就像悬挂秤杆来称量轻重一样,这是用来统御群臣的根本方法)

尧之治也,盖明法审令而已。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黄帝之治天下,置法而不变,使民安乐其法也。

(尧治理天下,不过是明确法律、审慎颁布政令而已。圣明的君主依靠法度而不依靠个人智慧,依据制度而不依据空谈。黄帝治理天下,设立法度后就不再更改,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乐于守法)

君之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

(君主之所以尊贵,在于他的政令。政令不能推行,就等于没有君主,所以英明的君主对颁布政令十分慎重)

昔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然而俱王天下,何也?必当国富而粟多也。

(从古至今七十九代君主,法律制度各不相同,号令政令各有差异,但都能称王天下,这是为什么呢?必定是因为国家富足、粮食充裕的缘故)

有天下而不恣睢。命之曰:以天下之桎梏。

(拥有天下却不放纵妄为。这就叫做:把天下当作自己的约束)

天道无私,是以恒正;天道常正,是以清明。地道不作,是以常静;地道常静,是以正方。举事为之,乃有恒常之静者,符信受令必行也。

(天道篇:上天之道没有私心,所以能永恒公正;因为永恒公正,所以清澈明朗。大地之道不妄作为,所以能保持宁静;因为保持宁静,所以方正平直。行事若能效法天地,就能获得恒常的安宁,如同符节相合、政令必行。)

四海之内,六合之间,曰:奚贵?土,食之本也。(P8

三寸之箧运而天下定,六寸之基正而天下治。(《意林》卷二申子三卷一节)

(治国篇:问普天之下什么最珍贵?是土地,因为它是生存的根本。

掌握三寸之距的枢机就能安定天下,端正六寸之基就能治理天下)

妒妻不难破家,乱臣不难破国。一妻擅夫,众妻皆乱;一臣专君,群臣皆蔽。(《意林》卷二申子三卷二节)

(警示篇:妒妇足以毁家,乱臣足以亡国。一妻独霸丈夫,众妻就会生乱;一臣独揽君权,群臣就会受蒙蔽)

智均不相使,力均不相胜。(《意林》卷二申子三卷三节)

鼓不预五音,不为五音主。(《意林》卷二申子三卷四节)

(哲理篇:智慧相当就难以互相驱使,力量相当就难以彼此征服。

鼓虽不属五音,却能统领五音的节奏)

百世有圣人犹随踵,千里有贤人是比肩。(《意林》卷二申子三卷五节)

(人才篇:百代之间圣人接连涌现,千里之内贤士并肩而立)

本书仅存以上内容。

今日完成对本书的阅读和今译整理。

——二〇二五年四月二十四日下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