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四经》阅读笔记(六)
(2025-01-16 19:48:40)分类: 子集类读记 |
《黄帝四经》(微信读书)
(张景张松辉译注中华书局四月一日出版中华书局有限公司授权微信读书进行制作与发行)
阅读笔记(六)
后记:(3)
论第六(P94)
论,辨析,论述。本篇论述的内容较多,大致分为三大部分。
首先,作者论述了“天之道”,也即所谓的“八正(指处理好与天、地、春、夏、秋、冬、内外、动静之间的关系)”和“七法(明显而正确的原则、恰当的度、真诚无欺、物极必反、事物发展的必然性、遵循正确原则、建立常规)”。
其次,作者论述了“人之道”,也即所谓的“六柄”(认真观察、仔细辨析、相机而动、专心思考、随机应变、善于转化)和“三名”(名实相副、名实不副、君主失去名分)。这些内容主要是就君主而言。作者在本篇中,反复强调名实相副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
第三,作者还论述了君主要效法天地、施行仁爱、修心养性、因地制宜等问题,甚至还少量涉及作战的策略,如以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的假象去迷惑敌军等。
“七法各当其名,胃之物。物各[合于道者],胃之理。理之所在,胃之[顺]。物有不合于道者,胃之失理。失理之所在,胃之逆。”(P100)
(施行七项法则的时候能够做到名实相副,这叫作真正在做事情。做事情的时候如果都能够符合大道,这叫作合理。做事情处处合理,这叫作遵循了大道。做事情如果不符合大道,这叫作失理。做事情处处失理,这叫作违背了大道。)
——二〇二四年八月十日晚
亡论第七(P108)
亡论,论亡国。本篇主要内容就是阐述导致亡国的几种因素。
第一是君主做事“犯禁绝理”,一旦违背天理,国家必亡。
第二是六危。所谓的六危是指:太子具有君父的权威,大臣具有君主的权力,谋臣怀有外心,听任诸侯任意去任免本该由天子任免的官员,君主身边的人相互勾结以蒙蔽君主,君主的父辈、兄弟结党营私以抗拒君主。
第三是三不辜:杀害贤良的人,杀害已经归降的民众,惩罚无罪的人。
第四是三壅:权势过大的后妃或外臣蒙蔽君主,权势过大的后妃和大臣各自为政以蒙蔽君主,权势过大的后妃和大臣相互勾结以蒙蔽君主。
第五是三凶:喜欢发动战争,违背天理倒行逆施,放纵欲望而随意妄为。
除此之外,作者还指出,君主要杜绝贪图财利、背弃盟约、刑罚不当、带头挑起祸端、招惹别人怨恨这五种行为,否则就会国破家亡。
——二〇二四年八月二十一日下午
论约第八(P118)
论约,简述自己的观点。论,论点,观点。约,简约,简述。本篇主要论述天道与人理之间的关系。作者首先简单地论述了天道的内容,接着就明确要求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都要遵循天道;同时还要求人们在效仿天道的时候,要不偏不倚,把握好适当的度;最后,作者指出,只有那些掌握了天道的人,才能够辨明形与名之间的关系,因此也才能够正确处理好各种人事关系,才能够把天下治理得太平安定。
名理第九(P123)
源,因此人们不能违背大道。接着,作者申述了物盛则衰、以柔克刚、信守诺言等道理。最后重点强调,作为君主,遇事一定要弄清楚这些事情的名号,进一步考察这些名号是否符合正理,是否符合它们的实际情况。作者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兴旺,否则就会导致国家灭亡。
——二〇二四年八月三十一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