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慎子》阅读笔记(二)

(2024-11-20 20:00:33)
分类: 子集类读记

《慎子》(微信读书)

(慎到著 许富宏译注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2016316日出版授权微信读书进行制作与发行)

阅读笔记(二)

 

1.    关于慎子

战国时期相传有三个慎子:一是稷下学士的慎子;二是鲁国将军慎子,名滑釐;三是楚国的令尹。三个慎子史上与学界争论未决。

——根据前言相关内容整理2024/9/7

 

2.    关于《慎子》的版本

从现有的资料看,《慎子》传世最早的文本为唐初贞观年间《群书治要》所引七篇,有滕辅注。唐贞元年间马总《意林》亦保留有“慎子要语”十三条,无注。综合起来看,现流传下来的《慎子》版本,主要有四个系统:

(一)《子汇》本系统。《子汇》本,明万历五年刊。首行上署“慎子”,下署“法家一”,次行下署“赵人慎到”。分《威德一》《因循二》《民杂三》《德立四》《君人五》,计五篇。《子汇》本系统中包括緜眇阁刻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墨海金壶》本、《百子全书》本、广文书局《慎子三种合帙》影印本等。

(二)《群书治要》本系统。《群书治要》,唐魏徵等撰。其《慎子》以滕辅注为底本,节录《慎子》之《威德》《因循》《民杂》《知忠》《德立》《君人》《君臣》诸篇文字。该本与《子汇》本不同之处有四:其一,篇数不同。《群书治要》本有七篇,而《子汇》本只有五篇,前者比后者多出《知忠》《君臣》两篇。其二,《群书治要》本有滕辅注,而《子汇》本只有两句有滕辅注,其他则无。其三,《威德》篇文不同。《群书治要·威德》篇比《子汇》本《威德》篇文多出“飞龙乘云”至“其得助博也”一段一百六十四字。其他各篇,文字亦间有差异。其四,《群书治要》本《威德》篇无篇名。《子汇》本作“威德一”。《群书治要》为唐本,《子汇》上源为宋本,故《群书治要》本别为一个系统。钱熙祚《守山阁丛书》本也属于《群书治要》本系统,但正文删滕辅注,增辑《慎子逸文》,计六十条。据辑之书涉及《淮南子》等十六种之多。

(三)《说郛》本系统。《说郛》本《慎子》,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刊行。此本即涵芬楼一百卷本。篇首题“《慎子》,一卷全,慎到,赵人,字滑釐。滕辅注”。全文五篇,署《威德一》《因循二》《民杂三》《德立四》《君人五》。滕辅注以双行夹注于正文下。《说郛》本保留了滕辅注,十分可贵,可与《群书治要》本相校。然其与《群书治要》本亦不同,二者不属于一个版本系统。

(四)慎本系统。《慎懋赏注慎子内外篇》,明万历七年慎耕芝堂刊本。《慎子内外篇》为慎懋赏自撰之书,无论篇数、正文、注文、附录均另成体系。有内篇四十事,其中前五事,分别为《子汇》本五篇,但无篇名。慎懋赏将《子汇》本五篇保留,另从诸书中辑出三十五事。外篇五十六事。

——摘录前言相关内容2024/9/18

 

3.    词语

钧石:古代重量单位名称。钧,一般认为是三十斤。石(音旦),一般认为是四钧,即一百二十斤。

锱铢:古代重量单位名称。锱,一般认为是六两。铢,比锱更小的单位,一般认为二十四铢为一两。

——P1232024/10/8

 

权衡:权,秤锤。衡,秤杆。

——P1372024/10/8

 

4.    慎子论权势与贤不肖

 “故贤而屈于不肖者,权轻也;不肖而服于贤者,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使其邻家。至南面而王,则令行禁止。由此观之,贤不足以服不肖,而势位足以服不肖,而势位足以屈贤矣。”

(贤能的人屈居于不肖的人之下,就是因为贤能的人缺少权势。不肖的人能使贤能的人折服,就是因为不肖的人具有显赫地位的缘故。尧是平民的时候,不能使唤邻居;一旦南面称王,就令行禁止。由此看来,贤能的人不能让不肖的人信服,但是权势和地位能够让不肖的人信服,也能够让贤能的人屈服)

——P63  2024/9/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