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阅读笔记(六)
(2023-12-06 19:01:38)分类: 漫读杂记 |
《美的历程》
(李泽厚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7月北京第1版2010年10月北京第5次印刷)
阅读笔记(六)
1.
把情感不导向异化了的神学大厦和偶像符号,而将其抒发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这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
——P53
2.
中国文学(包括诗歌和散文)以抒情胜。然而并非情感的任何抒发表现都能成为艺术。主观情感必须客观化,必须与特定的想像、理解相结合统一,才能构成具有一定普遍必然性的艺术作品,产生相应的感染效果。
——P59
3.
远古的所谓“诗”本来是一种氏族、部落、国家的历史性、政治性、宗教性的文献,并非个人的抒情作品。很多材料说明,“诗”和“乐”本不可分,原是用于祭神庆功的,《大雅》和 《颂》就仍有这种性质和痕迹。但到《国风》时期,却已是古代氏族社会解体、理性主义高涨、文学艺术相继从祭神礼制中解放出来和相对独立的时代,它们也就不再是宗教政治的记事、祭神的文献。
——P61
4.
在中国古代文艺中,浪漫主义始终没有太多越出古典理性的范围。
——P68
5.
畏惧早死,追求长生,服药炼丹,饮酒任气,高谈老庄,双修玄礼,既纵情享乐,又满怀哲意,这就构成似乎是那么潇洒不群,那么超然自得,无为而无不为的所谓魏晋风度;药、酒、姿容,论道谈玄,山水景色……,成了衬托这种风度的必要的衣袖和光环。
——P96
药、酒、姿容、神韵,还必须加上“华丽好看”的文彩词章(即“文的自觉),才构成魏晋风度。
——P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