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的历程》阅读笔记(三)

(2023-11-21 20:46:52)
分类: 漫读杂记

《美的历程》

(李泽厚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7月北京第1201010月北京第5次印刷)

阅读笔记(三)

 

1.         关于先秦

所谓“先秦”,一般均指春秋战国而言。它以氏族公社基本结构解体为基础,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大的激剧变革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也是最为活跃的开拓、创造时期,百家蜂起,诸子争鸣。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总思潮、总倾向,便是理性主义。

——P51  2022/3/1

 

2.         关于宗教三要素

指情感、观念、仪式。

——P53  2022/3/1

 

3.         关于汉赋

汉赋是与汉代“神话-历史-现实三混合”的艺术“相平行的文学”形式。它脱胎于楚辞,然而“不歌而诵谓之赋”,是已经脱离了原始歌舞的纯文学作品。赋主要是“状貌写景,铺陈百事,‘苞括宇宙,总览人物’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仍在极力夸扬、尽量铺陈天上人间的各类事物,其中又特别是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环境事物和物质对象。”“讽喻劝戒”尽管有,但不是主体。

文学(汉赋)没有画面限制,可以描述更大更多的东西,山川、宫殿、土地、生民,都可置于笔下。尽管汉赋“堆砌、重复、拙笨、呆板”,但它在“描述领域、范围、对象的广度上,却确乎为后代文艺再未达到。”在汉赋的意境中,“人不是在其自身的精神世界中,而完全溶化在外在生活和环境世界中。”“汉代造型艺术应从这个角度去欣赏。汉赋也应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才能正确估计它作为一代文学正宗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P82-83  2022/3/8

 

汉赋是以自然作为人们功业、活动的外化或表现,六朝山水诗则是以自然作为人的思辨或观赏的外化或表现。主客体在这里仍然对峙着,前者是与功业、行动对峙,后者是与观赏、思辨对峙。

——P102  2022/3/12

 

4.         关于谢赫总结的创作规律和审美形式“六法”

“气韵生动”:(只点题,未阐述)

“骨法用笔”:可说是自觉地总结了中国造型艺术的线的功能和传统,第一次把中国特有的线的艺术,在理论上明确建立起来,强调了比其它五法“远为重要的地位”。

“应物象形”:再现对象。

“随类赋彩”:赋予色彩。

“经营位置”:空间构图。

“传移模写”:模拟仿制。

——P103-104  2022/3/15

 

5.         关于西晋“二陆”

二陆,指陆机和陆云。

陆机(261-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故世称陆平原。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我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

陆云( 262-303年),字士龙。晋吴郡吴县人,家住昆山(今小昆山)之北。陆机的胞弟。好学,有才思,5岁能读《论语》、《诗经》,6岁能文章,与兄陆机齐名。

——P105 百度2022/3/16

 

6.         关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流行及中国化

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流行,是在频繁战乱的南北朝,其时在整个社会占统治地位,成为了门阀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北魏和南梁先后宣布将佛教定为国教,历经隋唐达到极盛,产生出中国化的禅宗教派而走向衰亡。

中国民族由接受佛教而改造消化它,而最终摆脱它。体现了清醒的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华夏传统终于战胜了反理性的神秘迷狂。

——P110-111  2022/3/17

 

佛教的雕塑风格,到隋唐时出现了“本尊的严肃祥和,阿难的朴实温顺,伽叶的沉重认真,菩萨的文静矜持,天王的威武强壮,力士的凶猛暴烈,或展示力量,或表现仁慈,或显映天真作为虔诚的范本,或露出饱经沧桑作为可信赖的引导。这样形象更具体化、世俗化;精神性减低,理想更分化,不只是那含义甚多而捉摸不定的神秘微笑了。这当然是进一步的中国化,儒家思想渗入了佛堂。

自南北朝以来,儒佛道互相攻讦辩论之后,在唐代便逐渐协调共存。而宗教服务于政治、伦常的儒家思想终于渗入佛教。

——P118-119  2022/3/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