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三书阁一一乔志明
三书阁一一乔志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172
  • 关注人气: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晏子春秋》阅读笔记(七)

(2023-08-14 10:24:13)
分类: 子集类读记

《晏子春秋》译注

(卢守助撰 上海古籍古籍出版社20066月第112月第1次印刷)

阅读笔记(七)

 

 

1.         晏子论君子常行与君子之行

“衣冠不中(不符合规定),不敢以入朝;所言不义,不敢以要(要求)君;行己不顺(行为不遵循礼仪规范),治事不公,不敢以莅众(管理众人)。衣冠无不中,故朝无奇僻之服;所言无不义,故下无伪上之报;身行顺,治事公,故国无阿党之义。三者,君子之常行者也。”

——P108  2021/4/12

 

吴王问晏子君子之行,晏子对曰:“君顺怀之(君主顺应天道就归向他),政治归之(政事治理得当就归附他),不怀暴君之禄,不居乱国之位,君子见兆(衰亡的征兆)则退,不与乱国俱灭,不与暴君偕亡(逃亡)。”

——P258《外篇上》第十六章2022/1/17

 

2.         晏子论为臣之道

不掩君过,谏乎前,不华(宣扬)乎外;选贤进能,不私乎内(偏私自己亲近的人)。称身就位(权衡自己的品德接受适当的职位),计能定禄(衡量自己的才能接受适当的俸禄)。睹(看到)贤不居其上,受禄不过其量。权居(权衡所处地位)以为行(做事),称位以为忠(根据自己的职位尽忠职守)。不揜贤以隐长(不压制贤人以隐瞒他们的长处),不刻下(刻薄下属)以谀上。君在不事太子,国危不交(交好)诸侯。顺(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则进,否则退,不与君行邪也。

——P112  2021/4/13

 

“见善必通(推广于人),不私其利,庆善(举荐贤人)而不有其名。称身居位,不为苟进(衡量自身才能担任相应职位,不做苟且求升的事);称事授(受)禄,不为苟得;体贵侧贱(身份尊贵而置身于卑贱者中),不逆其伦(不违背应有的伦常);居贤不肖,不乱其序(安置贤与不肖之人不破坏他们的次序)。肥利之地,不为私邑;贤质(贤德诚朴)之士,不为私臣。君用其所言,民得其所利,而不伐(夸耀)其功。此臣之道也。”

——P127  2021/6/17

 

婴闻事明君者,竭心力以没其身(身死),行不逮(力不从心)则退,不以诬(欺骗)持禄;事惰君(懈怠昏庸之君)者,优游其身(独善其身)以没其世(至死),力不能(力不能及)则去(隐退),不以谀(阿谀奉承)持危(保持危险地位)。且婴闻君子之事君也,进不失忠,退不失行。不苟合以隐(隐没)忠,可谓不失忠;不持利以伤廉,可谓不失行。

——P142  2021/8/24

 

“事君之伦,知虑足以安国,誉厚(声誉厚重)足以导民,和柔足以怀(招徕)众,不廉(故意冒犯)上以为名,不倍民以为行(行动准则),上也;洁(廉洁)于治己,不饰过以求先(胜过别人),不谄谀以求进,不阿以私,不诬所能,次也;尽力守职不怠,奉官从上不敢隋(懒惰),畏上故不苟(苟且),忌(惮)罪故不辟(为非作歹),下也。”

——P144《内篇问下》第二十章2022/1/13

 

“婴闻之,顺爱(顺从君主爱护百姓)不懈,可以使百姓;强暴不忠,不可以使一人。一心可以事百君,三心不可以事一君。”

——P154《内篇问下》第二十九章2022/1/14

 

“夫社稷之臣,能立社稷,别上下之义,使其当理(与自己的名分相当);制百官之序,使其当宜(各得其所);作为辞令,可分布于四方。”

——P172《内篇杂上》第十三章2022/1/14

 

3.         晏子论任人之大略

“地不同生(性质),而任之以一种,责(要求)其俱生不可得;人不同能,而任之以一事,不可责遍成。责焉无已,智者有不能给(满足要求);求焉无餍,天地有不能赡(给足)也。故明王之任人,谗谀不迩乎左右(不让阿谀奉承的人留在身边),阿党不治乎本朝(不让结党营私的人在朝廷做官)。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此任人之大略也。”

——P116  2021/4/14

 

4.         晏子论礼

晏子曰:“君子无礼,是庶人也;庶人无礼,是禽兽也。”

“礼者,所以御民也;辔者,所以御马也。无礼而能治国者,晏未之闻也。”

——P8182《内篇谏下》第二十五章2022/1/11

 

晏子对景公说:“今齐国五尺之童子,力皆过婴,又能胜君,然而不敢乱者,畏礼也。上若无礼,无以使其下;下若无礼,无以事其上。夫麋鹿维无礼,故父子同麀yu 共同占有母鹿),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婴闻之,人君无礼,无以临其邦;大夫无礼,官吏不恭;父子无礼,其家必凶;兄弟无礼,不能久同(长久相处)。”

——P231  2021/12/23

 

晏子曰:“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立。君令(端正)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和蔼)妻柔,姑慈妇听,礼之经(常道)也。君令而不违(背理),臣忠而不二,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受规劝),兄爱而友(好),弟敬而顺,夫和而义(讲道理),妻柔而贞(节),姑慈而从(不专断),妇听而婉(温婉),礼之质(实质)也。

——P256《外篇上》第十五章2022/1/15

 

5.         晏子论“威当世而服天下”之行

“能爱邦内之民者,能服境外之不善(不亲善之国);重(看重)士民之死力(生死劳苦)者,能禁暴国之邪逆(能禁阻危害国家的邪恶叛逆行为);听赁贤者(应为“中听任贤者”,即听取中正之言而任用贤能),能威(震)诸侯;安(施行)仁义而乐利世(乐于为百姓办好事)者,能服天下。”

——P83《内篇问上》第一章2022/1/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