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三书阁一一乔志明
三书阁一一乔志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172
  • 关注人气: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非子译注》阅读笔记(十八)

(2022-04-24 20:59:15)
分类: 子集类读记

《韩非子译注》

(张觉等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4月第1200911月第3次印刷)

阅读笔记(十八)

 

1.            恩格斯论贪欲

“鄙俗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起推动作用的灵魂。”(《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前言P3  2021/9/8

 

2.            管仲论“富之涯”

桓公问管仲:“富有涯(边际)乎?”答曰:“水之以涯,其无水者也。富之以涯,其富已足者也。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乎!”管仲说,水有边际是因为存在着没有水的地方。富有边际,是因为那财富已经使人满足了。人不能把自己控制在知足的境地而直到死亡,那死亡就是财富的边际吧。

——P271  2021/1/4

 

3.            公孙鞅论以刑去刑

行刑(执行刑罚),重其轻者,轻者不至(有),重者不来(出现),是谓以刑去刑也。(《商君书靳令》)

——P331  2021/9/27

 

4.            孔子论治国

孔子曰:“善为吏者树德(恩德),不能为吏者树怨(怨恨)。概(刮尺,平斗斛木板)者,平量也;吏者,平法(公平实施法律)者也。治国者,不可失平也。”

——P435  2021/9/29

 

5.            孔子论侵

夫礼,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职,士爱其家,过其爱曰侵(侵犯)

——P465  2021/9/29

 

6.            堂谿公论韩非子

堂谿公谓韩子曰:“臣闻服礼(遵行周代礼制)辞让,全(保全自身)之术也;修行退(隐藏)智,遂(成就名声)之道也。今先生立法术,设度数(法度权术理论),臣窃以为危于身而殆(毁坏)于躯。何以效(证明)之?所闻先生术曰(论述):‘楚不用吴起而削乱(削弱、混乱),秦行商君而富强。二子之言已当(已被证明是正确的)矣,然而吴起支解而商君车裂者,不逢世遇主之患也。’逢遇不可必(由个人主观确定),患祸不可斥(凭主观意志排除)也。夫舍乎全遂之道而肆(无所顾忌)乎危殆之行,窃为先生无取(不该采取)焉。”

——P600  2021/9/30

 

7.            其他人言论

管仲曰:臣闻之:“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

——P96  2021/9/11

 

釐负羁曰:吾闻之:“有福不及,祸来连我。”(君主有福轮不到我,有祸则会连累我)

——P101  2021/9/11

 

(老子)所谓“大丈夫”者,谓其智之大也。

——P196  2021/9/16

 

隰斯弥曰:“古者有谚曰:‘知渊中之鱼不祥(吉利)。’……知人之所不言(隐密不便说出的话),其罪大矣。”

——P263  2021/9/18

 

杨朱对弟子说:“行(行为)贤而去自贤之心(自以为贤能的想法),焉往而不美(赞美)?”

——P263  2021/9/18

 

《周书》(《逸周书》)曰:“下言而上用(卑下的言论而有上等的用途)。”

——P268  2021/9/18

 

鄙谚(民间谚语)曰:“莫众而迷(没有众人合计就会迷惑)。”

语曰(另一种说法):“莫三人而迷。”

——P320  2021/9/27

 

狐突曰:“国君好内(姬妾)则太子危;好外(外朝嬖臣)则相室危。”

——P378  2021/9/27

 

简主曰:“树(种植)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培植人)。”

——P452  2021/9/29

 

晋平公与赵武对话:

(赵武曰)“私雠不入公门。”

(晋平公)“外举不避雠,内举不避子。”

——P452  2021/9/29

 

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多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P522  2021/9/29

 

管仲曰:“臣闻之:‘矜(务)伪不长(长远),盖虚(掩盖漏洞)不久(长久)。”

——P528  2021/9/29

 

读记(1):

今日开始阅读本书,并建立笔记。

——二年九月四日上午

 

译注者在前言中高度简略地概述了全书55篇文章每篇的主要内容。

第一卷包含五篇文章。

第一篇《初见秦第一》。P15章。是韩非初见秦王时的上书。(前言P5

——二年九月七日晚

 

3章有“削株无遗根,无与祸邻(做事不要和灾祸接近),祸乃不存。”P4

——二年九月十九日下午

 

第二篇《存韩第二》。P113章。

1章分为三节,第二节中有“陛下虽以金石相弊”一句,意为陛下即使寿命长得可与金石同时衰亡,“以金石相弊”这句话可成成语。P13

韩非子的论述,逻辑性极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且文字精炼,读起来顺畅、生动。初读几篇,这是最初的印象。

——二年九月二十五日中午

 

2章分三节。是李斯给秦王政的上书,反驳第1章韩非给秦王有关“存韩”的上书。P15

韩非的上书说得很有道理,李斯反驳韩非的上书同样说得很有道理。如此,对于君王来说,其辨别力即十分重要。实践证明,秦王政听取了李斯的意见而牺牲了韩非的性命,虽然残酷,但不无英明。

3章有三节,一节为编辑《韩非子》的人加入的连缀文字,另两节为李斯使韩给韩王安的上书。李斯专门使韩,韩王不见,遂上书韩王,这是李斯可以得信于秦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支点。由此可知韩非子败于李斯,还囿于韩王的无能。因为韩王自始未曾听信韩非的进言。

《存韩》篇三章,有两章为李斯的上书,即可预见到韩非子注定必败结局。

——二年九月二十六日上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