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散文:美食记忆(中)
(2024-09-06 14:40:19)
标签:
转载 |
分类: 秘方小吃 |
美食记忆(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美食。
对于食材而言,成长的环境,决定了它特有的内涵与品性。“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句俗语,生动地昭示了水土法力无边的掌控力。而且,食物在制作过程中,哪里离得了人的心性与情感?这人,也不是孤立的人,是受当地的文化,风俗,约定俗成影响的人啊。因而,每一种食物,不仅与当地的水土、风情、文化、规矩密切相关,也与制作者的爱好、情感、技艺、气味密切相关。
我们留恋食物里家乡的味道,家的味道,祖母与母亲等亲人的味道,尤其是童年感受到的味蕾记忆,其根源,在于此。
当我们从远方归来,多少年过去后,曾为之心动的风景,在时光的侵蚀下,模糊的背影也日渐远去,日益淡漠了。奇怪的是,某种特殊风味的美食,不时地在我们心中再现,偶尔还会在我们的唇齿、舌尖萦绕,随之勾连起异域风致的丝丝缕缕,林林总总的记忆,令人回味无穷。
忘不了,在海南的东郊椰林,我在海边的烤鱼摊上,花10元钱,买了条烤鱼。呵呵,插在细竹签上的这条外焦里嫩的鱼,一拿到手里,沁人心脾的香气扑鼻而来。待我细嚼慢品,膏如凝脂的鱼肉,神俊灵异的鱼香,美如令人惊艳的花儿。极富穿透力的美感,从我的口舌迅速传递到全身,将蓝天,碧海,银沙,椰树,木屋,组成的南海风情,氤氲为一个美丽温馨的别样世界,我沉迷其中,不能自己。
哦,一条晶莹剔透南海的鱼,是别的地方的鱼无法相比的。尤其是捕捞上来后,立即烧烤,海鱼原滋原味的鲜美肉质没受到任何消损,味道自然好极了。
忘不了,在杭州西湖断桥边面食小摊,曾经吃过一碗榨菜肉丝面。清新鲜亮的面香、菜香、肉香,不容分说,呼啦啦涌入了我的身心,与之关联的风片雨丝,不约而同涌上情怀。苏东坡与白居易,在西湖造福百姓。穿越时空的苏堤、白堤,可否让灵秀山水的美食,越发魅力无穷,令人口舌生津?白娘子与许仙跌宕起伏,婉约凄美的爱情传说,细节里可否有西湖美食的推波助澜?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子民,用心用情地制作西湖特有的美食,可否将百姓日常生活的情意与情趣,技艺与风格,一代代继往开来,生生不息?水波潋滟、风情万种、美食飘香的西湖,让我情不自禁地感慨,古今多少事,都在爱与情中,凝聚内在张力。
忘不了,在内蒙古大草原,吃过的用新鲜羊肉末,类似野韭菜的沙葱为馅,黄河岸边麦面为皮,做的羊肉包子。吃一口,酷酷的鲜,酷酷的香,酷酷的美,塞外草原湛蓝的天,银白的云,清洁的风,碧绿的草,苍凉的马头琴声与高亢的牧歌,一并融入异常鲜美的羊肉包子了。心花怒放地吃着原生态的草原美食,一股股生命力量云集身心,我仿佛是一只鸿雁,在大草原高翔劲舞。
……
为此,我对曾经到过的远方地域,那里的旖旎风景,那里的风味美食,那里的劳作者与烹饪者,充满了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