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 无心风景问
无心风景问。有意念心情,谓何标准。
初始尘间,多少人生时运。衍生何足论。
望天地,悟中前进。
见史册,雪月春秋,大小方寸。
自然伴随引。万物在身边,自是无尽。
常说天涯,欲赏心情难允。凭添多少困。
少年幻,几多还忍。
谈务本。花哨浮云,功过皆认。
24.8.13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思和独特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解读:
标题“应天长”暗示了一种顺应天意、顺应自然的态度。诗中“无心风景问”表明诗人对于外在风景的淡漠,更注重内心的感受。
诗中提到“有意念心情,谓何标准”,反映了诗人对心情和意念的重视,同时也在探讨衡量这些内心感受的标准是什么。
“初始尘间,多少人生时运”揭示了人生百态,每个人的命运不同,而这些在历史的长河中“衍生何足论”,显得微不足道。
“望天地,悟中前进”表达了诗人从观察天地自然中汲取智慧,不断前行。
“见史册,雪月春秋,大小方寸”则是对历史的感慨,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个人小事,都在史册中留下痕迹。
接下来的几句“自然伴随引。万物在身边,自是无尽。”强调了自然的包容和万物生长的无限可能。
“常说天涯,欲赏心情难允。凭添多少困。”反映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但又因现实困境而难以实现。
“少年幻,几多还忍。”描绘了年少时的梦想与现实的差距,以及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忍受的种种。
最后,“谈务本。花哨浮云,功过皆认。”则是诗人对人生的总结,认为应该注重本质,看淡名利,承认自己的功过得失。
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观点和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