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不要将它做成吹奏的笙箫,也不要将它做成钓鱼竿。
在千花百草凋零后,唯有竹子,在大雪纷飞时傲然挺立,苍翠葱茏,给人以力量与勇气。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咏竹绝句。
竹子是用来做东西的,还是用来欣赏的。本质上,是“有用之用”,还是“无用之用”的问题。
庄子认为,"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比如文学,没有什么实际功用,却有的时候又可有大用,比如能
够抚慰人心、激励人心、洗涤人心。
而所谓的“有用之用”,有的时候却不会长久。比如房子、车孒等,看上去一时间很有用,但很快老
旧后,又似乎很快没用了。
竹子,看上去有很多用处,比如诗中说的,做成笙箫,做成钓鱼竿,这些看似有用的种种做法,实际
从长远看,未必有大用,因为使用价值是有时效的,当它们渐渐老旧破损了,也很快就变成无用之物了。
所以,诗人发出了强烈的呼唤,“不用裁用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不要让竹子成为短时间的“有
用之用”。
其实这里面还有一层意思,即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孟浩然“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的精神,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精神......为权贵所用,向
权贵低头,正是被做成笙箫,鱼竿的一种表现。而诗人就是要打破这样一种可能,保持人格的独立。
这就有了“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这两句孤傲之句。竹子留下了,虽然不能被做成笙箫、
鱼竿,可是它可以给人带来灵魂的享受,在冰天雪地里给人以鼓舞,不向严寒势力低头,给诗人无尽的
勇气与力量,去对抗现实世界的嘈杂与浮躁。
这种带给诗人灵魂享受的竹子,远远比做成笙箫、鱼竿,更能打动人。这个世界,不一定什么都要成材,
自然而然,独立世外,也是一种人生选择。正如,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当官,归隐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当
人人都争着去当有用之人,不妨从容静气做一个无用之人,或许更加可以保存灵魂的独立,思想的自由,
人生的自在,生活的适意。一种活给别人看,一种活给自己看,没有什么好与不好,就看你更喜欢哪一种
生活。
文图摘抄 古诗词日历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