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妈妈、姑姑和游记——从《游继勋公园》写作指导说开去(黄继森_新浪博客)

(2021-05-11 10:13:04)
标签:

黄继森

育儿之道

家庭教育

分类: 家庭教育
                       妈妈、姑姑和游记——从《游继勋公园》写作指导说开去(黄继森_新浪博客)


    妈妈、姑姑和游记

    ——从《游继勋公园》写作指导说开去

      黄继森

 

写这篇文章,因为读到这样一篇作文开头——“周末,姑姑带我去游继勋公园”。不去游,不亲历,笔下无语;姑姑不带,游不了,眼中无景。

四年级学生写游记,看似容易实则不然,原因不是孩子不会写,而是孩子缺乏生活,没材料可写。

老师组织学生去附近景点先游后写?不具备条件,一来没有时间,二来校外活动也不是轻易可组织的。有家长就问:我不是带他去旅游过吗,游了那么多地方,咋就写不出来呢?

小学生游过了某个地方,就一定能写好作文吗?

举几个例子吧。

蓬溪人去过继勋公园的很多,带孩子去游过的也不少。去过的人一般都知道旷继勋雕像,也知道旷继勋纪念馆,还知道兵器园,但是请问:有多少去过的成年人了解“洗芝女”“中央水池”“节气广场”“清风大道”“正人坊”“莲里池”呢?

再比如游了青城山游了黄山,如果时间过去久一点,游览顺序、景点名称大多不清晰了,甚至一些景物在记忆中也模糊了,突然要写,不查资料就难了。

再者,人们旅游大多是休闲旅游,是享受型旅游,而不是奔着写游记去的,不是写作驱动型旅游,所以很少关注“写”的感受和需要,孩子归来也就不怎么上心了。

当然,上述三例都有例外,善于观察,处处留心,这类孩子写去过的地方都比较容易。但是多数孩子要写好游记,不是靠搜寻记忆,还是要靠眼前的生活。

习作《游继勋公园》出自四年级学生之手。孩子妈妈开了家店分身乏术,周末或其它节假日更忙,很难抽出时间陪孩子外出游玩,于是托孩子的姑姑周末带去游继勋公园,并提前准备了游览顺序。几天以后,孩子在作文课上就写出了下面这篇佳作。

 

 【附:学生习作】

  游继勋公园

                               高睿希     

周日,姑姑带我去游继勋公园。

芝溪河上的吊桥,是去继勋公园的路之一。走在摇摇晃晃的吊桥上,我兴奋不已。走过吊桥,经过一片郁郁葱葱的小竹林,竹叶翠绿,看颜色就感觉清凉无比。一阵清风吹过,竹子的清香扑鼻而来,虽然香气很淡,但足以让我痴迷。


妈妈、姑姑和游记——从《游继勋公园》写作指导说开去(黄继森_新浪博客)

过了小竹林,向前走就来到了洗芝亭。(看路标有“洗芝女”,可)四下张望,怎么没有洗芝女呀?我再看看小湖中心,怎么有个平台呀?(哦,)应该是还未作完善,(估计)以后洗芝女会站在上面吧。


妈妈、姑姑和游记——从《游继勋公园》写作指导说开去(黄继森_新浪博客)

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中央水池。(池水不深,也就三四十厘米吧。)池里有形态各异的小鹅卵石,(那么光滑,那么诱人。)池面漂浮着青苔,青苔不是很多,也不是很少,反正和水融合成了一副悠闲的画卷。晚上,彩灯亮了,水变成彩色的了,水池也就更气派,更迷人了。更迷人的是喷泉,喷泉(打开的时候),就像有人在指挥似的,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喷放,真是美不胜收。


妈妈、姑姑和游记——从《游继勋公园》写作指导说开去(黄继森_新浪博客)

继续向前走,就来到了兵器园。哇,好多兵器呀!有大炮、飞机、坦克,看到这(些兵器,)我仿佛看见了激烈的战争,嗅到了(战场上的)硝烟,想到了八路军与鬼子战斗的(场面)……


妈妈、姑姑和游记——从《游继勋公园》写作指导说开去(黄继森_新浪博客)


过了节气广场,登上清风大道,眼前的一尊雕像(让我肃然起敬。)只见他一手叉腰,一手高举(着拳头),嘴里似乎喊着:“为中华人民的未来,为这次战斗的胜利,冲啊!”这就是我们的英雄,这就是(为)我们创造光辉的英雄!

随后,我又参观了纪念馆、镜苑、书法馆、山顶观景台,每一处都令我难忘,每一处都令我恋恋不舍。

天色已晚,(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走一步,回头看一眼;走一步(再)回头看一眼。我真希望在这儿(再)待一会儿,就算几分钟也好呀!


妈妈、姑姑和游记——从《游继勋公园》写作指导说开去(黄继森_新浪博客)


【题外话】

人的成长,有两个阶段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是育儿阶段,一个是求学阶段。很多家长寄希望于第二阶段,认为孩子上学了,交给老师就好了,遇上好老师更是万事大吉了。

育儿阶段又分两段。一段是学前,父母和家人都是孩子的老师,主导育儿的人相当于班主任。另一段是孩子上学后,在学校里,老师教孩子;放学后,假日里,就又轮到父母育儿了。

为人父母,应该要有这样的思想——有些事情,不是老师替代得了的;有些责任,非家长担当不可。

《游继勋公园》的小作者对待学习常犯“冷热病”,应付作业时有发生。我把我的励志文章《从体育精神悟做人的道理》和《去准备你的“下酒菜”吧》推荐给她妈妈,建议打印出来让孩子朗读。家长做了,孩子读了。文中的人和事都是榜样,对她触动很大,加之姑姑带孩子有目的地游了一回,孩子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孩子轻松写出好作文,谁的作用最大?老师?姑姑?其实,归根到底,孩子妈妈功劳最大,她忙,但没忘记自己的责任,没忘记孩子需要一次旅游,需要一次有目的的旅游,于是托亲人安排了这次周末游。

这,就是我写本文的真正动因——既感动于这位母亲育儿很上心,要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在育儿上多花些时间,多花些精力,多花一点功夫。

 

【相关链接】

 一个母亲的故事——佳作《游莲里公园》是这样写成的  

 当孩子问了“为什么”

      中考之后:适时引导孩子总结和反思

    

     4  育儿之道在育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