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套用·化用”系列训练(一)——破解“一天式作文开头”的策略(黄继森)

标签:
黄继森作文的开头作文开头方法 |
分类: 玩作文 |
“借用·套用·化用”专项训练(一)
——破解“一天式作文开头”的策略
“有一天……”“记得那一天……”“记得那一次……”,我将这类开头戏称为“一天式开头”。 尽管这种开头俗不可耐,也必然影响作文得分,但是一些小学生懒得动脑筋,写下标题后仍然提笔就来,即便纠正了下次依然会旧病复发。
怎么办?有没有办法强制改变?笔者近期研究总结了纠正“一天式开头”的强制训练法——“排比列举开头法”。
排比列举开头法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将计就计,就用“记得”二字开头;二是以排比为基本句式,连续写三个“记得”;三是句子内容包括时间、天气、心情,即用“记得+时间,记得+天气,记得+心情”模式写排比句,例如:
记得那是个早上,也记得那个早上的浓雾,更记得那个早上的泪水,是的,永远记得。
这样写就显得有文采了,不至于读着枯燥乏味,但是我们不免又会担心:这不模式化了吗?这不成为“套路”了吗?每次叙事都这样开头,或者一个班多几个人用这样的开头,不还是俗不可耐吗?
没关系,我们又来第二招——套用,而套用又可分以下两种情况。
1.套用内容,改变构成排比的关键词。
忘不了……也忘不了……更忘不了……
忘不了那个早上,也忘不了那个早上的浓雾,更忘不了那个早上的泪水。
2.套用句式,改变习作内容的关键要素。
记得那抹夕阳,也记得夕阳下的操场,更记得操场上洒下的汗水,是的,永远记得。
你可能会说:这样的“套作”多了,依然是俗不可耐啊!这其实也多虑了,首先我们的出发点不是要教学生套作,而是通过“强迫训练”让这些学生丢掉“一天式作文开头”。况且,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接下来我们还有一个关键训练——化用。
所谓“化用”,就是将他人作品中的句、段化解开来,根据自己的习作需要重新组合,从而写出完全属于自己的语言。化用不是单纯的套用,也不是简单的模仿,既是语言的创新,又是思想的提升。
看看下面的例子吧。
化用1:
晨雾很浓,心情很坏,那日的晨,我怎能忘?不,我怎敢忘!
化用2:
那个早上的雾,是逼人的;那个早上的泪,是苦涩的。
化用3:
雾,很浓;身子,很冷;泪水,很苦。
化用4:
那个早上是刻骨铭心的,不只是浓雾,也包括泪水。
再举个例子吧。
例:记得那节语文课,记得课上的掌声,更记得课上的笑脸。
套用很简单,变换“忘不了”“怎能忘”即可,直接看化用的开头吧。
化用1:
那日的掌声,我怎能忘?那日的泪水,我怎敢忘!
化用2:
化用3:
掌声是热烈的,笑脸是灿烂的,泪水是幸福的,记忆是永恒的。
化用4
那节课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不只是掌声,也包括泪水。
化用5
掌声,笑脸,泪水……那节课的记忆是难忘的,不,是刻骨铭心的!
你看,从引用借用到套用化用,最后不就可以得心应手地活用了吗?
当然了,这只是一种强制训练而已。开头的方法其实是很多的,我曾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写作感悟总结出了《小学生作文开头技巧集锦》《小学生作文结尾技巧集锦》,均已发表在新浪博客,供家长和老师们参考,感兴趣的可以点击下面的阅读链接。
阅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