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河小学“明日之星”赛课略评(黄继森)

(2021-03-31 16:43:36)
标签:

黄继森

下河小学

赛课

黄继森语文

分类: 语文教学

下河小学“明日之星”赛课略评(黄继森)

下河小学“明日之星”赛课略评

黄继森

 

八年前观摩学校青年教师“明日之星”赛课,笔者曾写过多篇简评,遗憾的是由于当年发表这些文字的网站关闭,导致部分资料丢失,在新一轮青年教师赛课活动即将开赛之际,特发部分文字,供老师们参考。

 

(一)第一日简评

案例1 课堂评价

学生用“斤斤计较”来评价摆搭石的行为,显然用词不当;学生回答“在租界不敢打架、他们不敢欺负洋人”。这是两个课堂上学生的两处不当答案,遗憾的是都没有得到纠正,估计是赛课老师略显紧张所致。

感悟:教师要及时发现反馈出来的问题,把注意力高度集中于课堂活动,而不是放在教案上。只有这样,才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用心倾听学生的表述,才能对存在问题的回答及时做出评价或者引导。

案例2 《搭石》

“假如一位……走搭石”走搭石,人们会怎么做?

感悟:这一环节设计得很妙,先后引导学生假想“老人”“小孩”“怀抱小孩的母亲”“残疾人”走搭石得到帮助的情形。在学生回答“人们会把残疾人背过去”时,老师如果追问一句“如果这个人背不动残疾人呢?”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课堂上,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回答,更要有“再往前走一步”的意识。

案例3 《称赞》

范读之后,学生情不自禁地鼓掌,教师回应:“谢谢同学们的掌声。”

这样处理,虽无不可,但错失了一次绝佳的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如果教师巧妙地利用这一小插曲,这样回应掌声:“掌声表示你们对老师的称赞;你们的称赞,让老师更有信心上好今天这节课。课文中写了谁称赞谁呢?称赞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感悟:由此可见,我们如果关注了学生的课堂反应,把注意力从教案上转移到课堂上,就容易发现并巧妙利用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

案例4 《金色的脚印》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望着这一串串金色的脚印,你想说什么?”学生都是选择对老狐狸说些赞美之词,其实还应该引导学生拓展思路,对小狐狸说,对正太郎说,对人类说,对自己说……

感悟:多角度,教思维,教创新。

案例5 《富饶的西沙群岛》

在第2自然段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注意训练联系下文和运用近义词两种理解词语的方法,这样处理教材符合第二学段之初的教学特点。尤其是将“五光十色”同“五颜六色”进行比较、选择,是课堂亮点之一。

感悟:在理解词句教学中,要明确地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尝试理解词语的方法。

案例6 《金色的脚印》

当学生从“太郎发现两只老狐狸跟以前相比,毛色黯淡,可能是由于惦记小狐狸,明显地消瘦了”中体会到“老狐狸不顾惜自己的身体”时,老师并没有深入挖掘这个句子,而是以“还有其他原因吗”的发问把学生引到别的句子上去了。

     感悟:这句话,尤其是句中的毛色黯淡明显地消瘦这两个词语,可以引导学生揣摩在孩子身处险境的境况下,老狐狸焦虑、害怕、担心、恐惧等复杂的心理,自然成为课堂的亮点。这就印证了我在略读课文教学高效策略探究》一文中讲到的要注意二类课文的——线——的策略。

点滴补记:

值得肯定的:

第一,关注学生阅读过程中动笔、动脑的训练,高段阅读教学中提出了写批注的训练要求。

第二,第一学段(本次赛课的一三册)体现了以识字教学为重点(还需要研究阅读教学如何有效地为识字教学服务)。

需要提醒的:

第一,不要提前下课,编写教案时设计教学时间不够或者时间有剩余的教学补救措施,这一点赛课尤其重要。

第二,教学活动中不要与听课教师交流。

第三,第二学段要注意学生对段和句群的认识和理解。

第四,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不要流于形式,需要切实落实课标理念,解放思想。


(二)第二日杂感

一、关于教学模式 

教无定法。语文教学可以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同的教师风格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思路、教学策略。但是,针对不同的文体,不同类型的课文,教学还是有基本的做法,比如不能把二类课文上成一类课文,比如作为基本手段的“导读”、“导学”的运用,比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落实等等,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立体地呈现在教与学的活动中。

关于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教学区别,刘校长在上一轮明日之星赛课后结合案例做了点评,我也陆续发了一些东西,希望青年教师们在学习上下些功夫,补课,充电。

二、关于教学理念

今天的赛课,有两种情况不得不说:一是没有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二是在经过10年课改后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基本的课改精神和课标理念没有得到反映。这两点,应该算是硬伤。大多数课都是传统的讲读课,就是因为没有把当代教育理论搞清楚。

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是现代教师的必修课。青年教师的基本功都比较扎实,很容易补上这一课,关键是我们愿不愿意去阅读,去思考,去实践。

三、关于教师语言 

语文姓“语”,课堂上教师语言姓“语”,学生才姓“文”。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要有语文味。我曾在一篇博文中提出语文教师的“四情”:激情、真情、诗情、才情。缺乏激情的教师,教学活动往往死气沉沉;缺乏才情的教师,教学过程往往是枯燥无味;缺乏诗情的教师,教学语言往往是平淡无奇;缺乏真情的教师,教学效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激情,才情,诗情,真情,是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必备的教学素养。

语文教师的“四情”从何而来?来自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来自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外化,来自教师体态语言的外化,来自教师幽默才能的外化,来自教师教学艺术的外化。

如果教师语言平铺直叙,没有跌宕起伏;或平淡如水,没有激情;或罗嗦糅杂,没有条理,那么,其课堂效益必然大打折扣。

四、关于课时划分

上一轮赛课已经强调了课时划分的问题,这一轮仍然存在课时划分严重不合理现象,以后三天赛课的老师要引起高度重视。

五、关于教学环节

40分钟的课堂,是由多个教学环节连贯而成的,如何把各个教学环节融为整体服务于教学目标?需要老师们不断研究,不断探索。一堂一文课,就是一篇散文,如何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至少需要考虑两点:一是要精心考虑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关联作用。

六、关于课堂评价

最近几年,我校的各类型公开课的研究都反复强调课堂评价,我也有两篇文章专门研究评价策略,这里再次强调,要把心真正放在课堂上,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发现和捕捉有价值的东西。所谓有价值,包括四个方面:错误的回答需要纠正的,可以作为生成的教学资源利用的,需要肯定激励的,需要借此打开学生思路或者引导学生方向的。


(三)首轮亮点简评

 明日之星赛课第一轮共展示9节语文课,其中精读课教学3节,略读课教学6节。现就9堂课的亮点作简要点评,并提出建议。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桥》(五年级下册)

亮点:1教法灵活,倡导学法,学生主体地位;2强化了读的训练;3善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揣摩人物内心活动;4教学思路清晰,教学风格有个性。

建议:1板书中的“老汉”换成“老支书”;2加强对文本的深入钻研;3注意教学细节。

2《四个太阳》(一年级下册)

亮点:1课堂掉调控能力强,教学技巧娴熟,教学风格明显;2课堂结构流畅,收放自如;3识字教学与朗读教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建议:在教学理论学习上下工夫,多进行书面的总结和反思,实现“理论——实践——理论”的转化。 

3《花的勇气》(四年级下册)

亮点:1板书漂亮,普通话表达能力较强,教学基本功扎实;2注意了句子的理解和朗读训练。

建议:1研究略读课文教学特点;2强化赛课的应变心态(第一个抽到略读课文,可能自己底气不足而影响发挥);3在“体会人物内心感受”这一教学重点上下工夫。

4《刷子李》(五年级下册)

亮点:1大气,得心应手,调控能力强;2学生变化大,可见上个学期所花的功夫很深;3钻研教材有深度。

建议:1研究第三学段略读课特征;2注意课文在全组教材中的作用;3强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5《麦哨》(四年级下册)

亮点:1自学检测环节设计和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语句,符合略读课文教学特征;2教学设计突出了“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语言”这一单元训练重点;3注意了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建议:1备课时注意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2注意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3加强读的训练,尤其是语言优美的文章。

6《妈妈的账单》(三年级下册)

亮点:1注意了以明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揣摩彼得的内心活动。

建议:1了解教材的识字教学任务,本课没有识字任务;2审题入手,难度一下子就降低了,巧妙利用板书,可以比较容易地化解归纳主要内容的难度;3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课文。

7《梦想的力量》(五年级下册)

亮点:1注意了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2板书设计有创意。

建议:1注意教给理解词语的方法(如学生提到的“颠簸”可以联系生活理解);2研究略读课教学策略。

8《识字6(一年级下册)

亮点:1口头语言的亲和力、体态语言的感染力、课堂调控能力、评价能力强;2突出了一年级“以识字为重点”这一教学要求;3字音教学方法灵活多变,体现了识字教学规律,抓住了一年级学生识字心理,采取了灵活多变的形式和策略。

建议:1要考虑导入环节的激趣作用;2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把识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相结合,使其相辅相成;3要加强字义的教学,进一步拓展识字教学途径.

9《可贵的沉默》(三年级下册)

(人教版三年级教材部分选文稍显深奥,教学难度大。由于参赛选手按规则不能接触学生,只能由搭班数学老师组织预习,要展示《可贵的沉默》第二课时,难度就更大。)

亮点1普通话流利准确,亲和力强,教学基本功扎实;2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3提问启发性强。

建议:1根据课文内容和表达的情感两条线确定教学思路;2强化“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过程;3深入文本,在品读内容和理解情感的三方对话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词句的方法。 

10总体建议:

1探索导入的策略。

2提升板书设计能力。

3实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4研究略读课教学特征,杜绝分析式串讲。

5优化课堂评价语言。

6合理设计质疑环节。

7最大限度地发挥课标、教材、教参对教学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