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小见大,以巧取胜
——怎样写“爱国主义读书活动”和“红心向党”征文
黄继森
2021爱国主义读书征文主题是“百年光辉历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代好少年”读书征文活动主题是“红心向党”。两个比赛的主题其实都可以理解为“颂党恩,跟党走”。然而,因为主题宏大,小学生认知有限,写起来确实难度很大。加之征文不同于一般习作,是比赛性质的写作,难度就更大,最好在“小”“新”和“巧”三个要点上下功夫,力求与众不同有新意,这样才有胜出的可能。
一、巧立意
立意,也要在“巧”字上下功夫。表面上看,征文主题就是写作主题,就是文章的中心。但是,把握宏大主题,小学生有难度,年龄小,生活阅历少,知识储备、认知能力有限,写这样的文章难度就太大。我倒觉得,大多数小学生更适合从生活入手,巧立意,比如《我家三代游遂宁》《我家三代比童年》,又比如以一家三代住房的变化反映祖国的成就,或者以不同年代商场的变化来反映社会的变化。
歌颂党的丰功伟绩,要实在,不要空洞,要从祖国的强盛、社会的安宁、人民的幸福等方面入手。也就是说,要歌颂祖国的变化,歌颂祖国的强大。这样理解,立意就简单了,就是通过自己笔下的文字,反应祖国的伟大,表达自己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真挚之情。
二、巧选材
建党100年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72年来,中国日新月异,科技成果惊人,辉煌与日俱增,可以选材的空间很大,最好采取小中见大的策略,大主题,小事件,巧选材,从某一个方面来呈现,比如以“衣——食——住——行”为线索去构思。
(一)思路一:《路》
1 《我家门前的路》:
(1)爷爷家祖屋前的路;
(2)爸爸小时候家门口的路;
(3)高速路,立交桥。
2 《上学路上》:
(1)爷爷(包括奶奶、外公外婆)走过的路;
(2)爸爸(包括妈妈、舅舅这一辈的人)走过的路;
(3)我现在走的路。
(二)思路二:《家》
(1)爷爷(包括奶奶、外公外婆)小时候家的样子;
(2)爸爸(包括妈妈、舅舅这一辈的人)小时候家的样子;
(3)我现在的家或即将搬的新家。
(三)思路三:
可以像思路一、二那样,只写其中某一个方面,比如《奶奶的衣柜》《路》《搬家记》,也可以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分四个小标题都写。
(四)思路四:写家乡某一个地方的变化,家乡的变化折射出祖国的变化。
三、巧设计
取材,通常情况下就是选材,但是这次征文又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写《我家门前的路》,确定通过路的变化反映祖国的成就,那么选择的材料就很明确,但是如何获得材料,是采访获得还是翻旧照片?这就是取材。
要获得这次征文的材料,除了网络查找资料、图片外,还可以采取下列方式。
1 听长辈们讲过去的故事,可以去长辈家,闲聊中引入话题,小作者发问要巧妙,除了爸爸妈妈和孩子,最好不要让受访人知道是为了写作文而采访他们,这样,他们讲得更真实动情,更有生活味。
2 可以请爸爸妈妈在组织一次亲人团聚宴会,餐桌上的主要话题就是上面的“路”和“家”或者自己决定的别的主题,一家三口当好“主持人”,这样可以获得大量的有价值的素材。
四、巧构思
材料备好了,构思的时候安排文章的结构、线索,也要在“巧”字上下功夫,要拟订出写作提纲,还要对提纲反复审查、修改。
思路一:听亲人讲述故事。要写好一篇文章,必须要有真实具体的写作素材。上面提到的《家》和《路》,亲人们都有切身的体会,可以借他们之口反映家乡的变化和祖国的变化。
思路二:翻相册,看照片,忆往事。
思路三:穿越组合。辉煌60年征文的时候,我的学生万梓千写过一篇《我和爸爸的一天》,以日记形式,交替呈现两代人的早餐、穿着、学校生活,从这三个方面的对比来反应国家的变化,获得全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
五、巧选体裁
1 日记组合体:《我家三代游遂宁》,构思易出彩。
2 书信体:《给外国小朋友的一封信》
3 记叙文:最容易写,场面气氛烘托、对话、神态、内心等细节描写易出彩。
六、巧拟题
题好一半文。拟标题一定要动脑筋,标题取得好,一看就容易触发灵感,达到下笔如有神的效果。《我家门前的路》《我家三代游遂宁》《买房记》《珍贵的照片》《家宴》《餐桌上的笑声》《脚下的路,心中的路》《白塔作证》《奎阁作证》《我从回归园走过》等,都是不错的标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