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2018-12-27 20:25:57)
标签:
教育 |
《小学音乐低年级识谱教学的方法初探》
中期评估报告
溧阳市南渡中心小学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识谱是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自然在音乐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小学音乐教育对识谱的要求是:“立足课堂,面向全体”。很多音乐老师一致认为“识谱是打开音乐殿堂的一把金钥匙”。这些要求有利于更好的体现音乐审美教育,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更强有力的说明了识谱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在的识谱教学虽然有了一定的改观,但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而且识谱教学的难度也是众所周知的,比如很多老师对低年级的小朋友忽视识谱的教学,认为他们太小,连大字都不认得几个,教授他们识谱纯属对牛弹琴,浪费时间;再比如低年级的小朋友对识谱表现的兴趣不高,识谱能力较差,教师的教学手段单调呆板,自然效果不佳;还比如识谱教学本身就枯燥乏味,但面对低年级的小朋友,由于他们好奇心重,在课堂上无法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就使得识谱教学难以进行下去。鉴于以上种种问题,就小学音乐低年级识谱教学的实践研究便成了我们重点研究的对象和内容。通过研究,我们不仅要摆正识谱与学习音乐的关系,还要让学生欣然地接受识谱教学的传授,毕竟识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关键所在。在识谱教学中要注意教学的直观性与兴趣性,因为识谱是学生漫长学习音乐生涯的第一步。识读乐谱是各种音乐实践活动的载体,具有辅助性的作用。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认知特点寻求合适的、有效的、针对性的手段和方法,将识谱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相结合,能让识谱教学轻松而愉悦,让学生对识谱不再产生畏惧情绪,大胆的情愿的主动的去识谱,从而真正体会到识谱的乐趣乃至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的研究目标:识谱教学是音乐知识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能力的体现之一。通过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可以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增加学习音乐的兴趣,也能更好地收到音乐审美教育。根据学生不同班级不同能力做不同的要求,因人制宜,因材施教,有计划、有目的、有策略地进行识谱教学,将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机地统一起来,能够形成良好的教育模式,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探索出多样化的识谱教学手段和途径,培养儿童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让每个孩子真正的进入音乐,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了解学生的现状,发现学生在识谱中存在的问题。
2、为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所采取的一些方法和手段,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专门设计相应的识谱策略,如开动脑筋编儿歌,培养识谱的兴趣;采用多种形式的游戏法,识别音符;采用先唱歌后唱谱的方法帮助记忆识谱等等。
3、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案例的研究。
4、识谱教学必须建立在正确的节奏把握上,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不可避免。学生能正确地掌握歌曲的节奏,又能准确地把握节拍的强弱规律,然后在进行识谱教学就会容易很多。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本课题研究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同时综合运用写谱比赛法、竞争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调查研究法、对比法等教育科研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及时把握课题的研究动态。
2、调查问卷法:通过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识谱现状,找出问题,对症下药。
3、行动研究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边研究、边实践、变改进、边完善手教学的方法,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4、案例研究法:对典型的识谱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整理相应的策略。
5、写谱比赛法:在学期结束时,利用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进行写谱比赛,让学生对识谱自学能力有一个自我检验的机会,也能让老师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至于跟踪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进展:
(一) 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
1、成立课题组,细化并明确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对课题组成员提出具体要求。
2、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特别是重点学习了《音乐课程标
准》、《音乐课程标准解读》、《走进新课程》、《基础教学课程改革通览》、《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新课程标准案例式导读与学习内容要点》、《小学新课程背景下的优秀教学案例》、《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中小学音乐教育》、《音乐研究与教学探论》等等,每位学员潜心学习,深刻领悟,认真反思,做好学习笔记。
3、对开展小学现阶段低年级识谱教学活动进行抽样调查问卷,对学生现有的识谱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强有力的资料。
4、在每个年级中设立实验班(其他平行班为对照班),由课题组成员执教,
在教学中组织课堂教学并进行验证、探索、修正和完善。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文件资料,作好学习札记,进行文献研究,进一步完善课题的理论依据。课题组每位成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实验计划并积极落实,课题组各成员写好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并有总课题组写出综合的总结。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1.音乐课堂生动有趣,充满活力
对教师和学生而言,识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一个环节,不是整体,是为了音乐教学良性发展的一个过程,教师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激活和播种识谱知识,从而让学生自己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探索音乐活动。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体参与下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上,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识谱的主动积极性。学生不仅参与音乐活动的意识极浓,而且表现的欲望和情感的流露性极强,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课堂生命活力得到了焕发,课堂教学逐渐呈现出一种生动、有趣、活力、高效的新型模式。
2.教师的素质得到提高
教师经过锻炼,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教师理论水平逐步提高,科研能力日益增强。
一年中,课题组教师开设了市级、校级公开课若干;撰写论文的能力也大大加强,论文多次获奖并踊跃发表。课题组成员付慧琴老师获得了常州市第八批“教学能手”;在2017学年黄臻老师、淳莲老师考核优秀;同年黄臻老师取得了优秀课评比二等奖;李娟老师获得了社渚镇优秀教师的称号;吴蓓蓓老师、史政老师、陈惠老师等还在溧阳市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
成果形式
发表论文
发表论文
发表论文
获奖论文
获奖论文
获奖论文
3.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
七、体会与困惑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一直秉承着切合学生实际与循序渐进的原则,关注学生的变化,利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观察学生,与学生交流,深入实施课题研究,善于反思,在研究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的存在:
1、学生本身存在着差异性,接受能力也不相同,尤其是学困生和智障生,识谱对于他们而言就是对牛弹琴,天方夜谭。
2、识谱教学本身很是死板的知识,枯燥乏味,而且花的时间也多,可往往取得的成效甚微。
3、学生对识谱的兴趣荡然无存,一提及识谱就表现出厌烦、反感的情绪,而且大大影响了整堂音乐课的教学质量。
4、识谱教学与音乐教学在时间上的分配比例不均衡,有的老师为了达到一蹴而就的效果,就用整堂音乐课传授识谱,以至于下节课导致学生瞬间遗忘,将识谱抛诸脑后。
针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认为今后应朝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识谱教学应面向全体,缺一不可,同时可以开展“提优补差”的工作,让优等生对学困生进行辅导,以便达到共同进步的作用。
2、作为教师,我们要有一个精神饱满,积极热情的工作状态,用自身去感染每一位学生。
3、教师还要努力的创设音乐氛围,想方设法的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4、识谱教学中必须以兴趣贯穿始终。
其次,我们课题组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毕竟这是大家第一次弄课题研究,组织能力方面不够周密,管理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