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鼓山上下杭
国庆假期乘高铁抵达福建省会福州市,随即前往鼓楼区南后街的三坊七巷;



古时城市布局强调中轴对称,两边分段围墙民居成为坊、巷之始,三坊是指南后街左边的巷子光禄坊、文儒坊、衣锦坊;七巷则是吉庇巷、宫巷、安民巷、黄巷、塔巷、郎官巷、杨桥巷;



三坊七巷自晋代发轫,于唐五代形成至明清鼎盛,如今古老坊巷风貌基本得以传续,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有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明清建筑博物馆之美称;



林则徐纪念馆是福州古厝的典型代表,包括林则徐宅与祠即出生地、故居和林文忠公祠等建筑;



清代爱国政治家、思想家、诗人林则徐,出身贫寒为官清廉,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表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史绩展包括矢志报国的闽都赤子、清正务实的社稷名臣、放眼世界的左海伟人、举世共仰的禁毒先驱、抗敌御侮的民族英雄等内容;




纪念馆以丰富详实的文物与图文资料、传统与高科技相结合的展陈方式,讲述林则徐生平史绩解读林则徐精神。




台江区上下杭文化街区紧邻闽江北岸,传统风貌建筑荟萃,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曾是福州闽商精神的重要发祥地,素有传统商业博物馆美称;





台江由于长期泥沙积淀形成了两道沙痕,成为闽江停泊船只和起卸货物的水运埠岸称上航和下航,杭其实是从航音衍化的;





古时闽江水绕过大庙山,逐渐形成陆洲后改称上杭和下杭,上下杭便是上下航的津口埠头,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已有三、四百年历史;




上杭路和下杭路及附近街区俗称双杭,清末民国初年,上下杭的商业发展达到了鼎盛,集商贸、会馆和民俗信仰文化为一体。



鸦片战争后福州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烟台山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景观而被外国人所喜爱,逐步形成福州的领事馆区、外贸基地和航运中心;



烟台山至今还保存着众多外国领事馆、教堂、洋行等西洋建筑和数十座中西结合式园林古厝,奠定了万国建筑博物馆的历史风貌;



烟台山街区虽然不高且面积不大,却有着独特的人文魅力和厚重的历史记忆;



晋安区东部的鼓山上有古刹涌泉寺,寺门匾额为康熙皇帝手书,明、清两代是全国出版佛学著作的主要场所;


鼓山据传有巨石如鼓,每当风雨大作便簸荡有声故得此名,有历代摩崖石刻多处,眺望台上俯瞰福州市区景观;





福州马尾建立了我国近代第一家上规模的造船厂,建造了我国第一艘铁壳轮船,培育了我国最早的海军部队,制造了我国第一架水上双翼甲型教练机;



原马尾造船厂综合仓库内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是以弘扬船政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设有自强之道船政历史和闽都瑰宝船政文化揽胜两个基本陈列;




一部船政史半部中国近代史,1866年船政在马尾诞生,造舰船、办教育、育人才、兴海军、试飞机,成为近代中国探索国家自强之道、复兴之路的先锋阵地;




博物馆展厅以爱国、科学、创新、图强的船政精神为核心,分为千年变局、船政诞生、船政教育、船政制造、船政海军和船政文化等六个方面;




马尾船政学堂是洋务运动最早的海军学院,是海军的摇篮,培养了一批中国近代史的启蒙思想家和民族英雄;




展览全面展示了船政对中国社会近代化的积极影响,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科学与爱国为重要标志的船政文化;




博物馆结合福州传统漆画工艺,以及雕塑、场景,声光电等高新技术手段提供多维度体验,百年历史与现代科技在此交融,成为以爱国、科学、创新、图强船政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地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