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线听课3:《天窗》

(2020-03-10 22:08:18)
分类: 学无止境

这两天,我在线听了芮德芳老师的《天窗》一课。我觉得在这篇茅盾先生写的散文教学中,芮老师很好地做到了两个“紧扣”进行阅读教学,让我印象深刻:

一是紧扣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教会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在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时,通过卜落卜落跳、带子似的闪电等语句,让学生去体会孩子们高兴、难过、沮丧、不舍得这些心情的变化,明白“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的真实内涵。

二是紧扣课后的四道思考题进行教学:1.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2.在什么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找出相关语句和同学交流,再有感情地读一读。3.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扫荡”给了你怎样的感觉?为什么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比在露天真实感受到的要大十倍百倍?)4.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结合课文,说说孩子们是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看出“实”的?)如芮老师引导学生学习第5和第7自然段时,让他们想一想:作者看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她告诉学生想象是一对金色的翅膀,再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了“小练笔”:乘汽车、游轮或是飞机时,透过小小的天窗,你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线听课3:《天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