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2024-07-06 22:59:21)
标签:

走进博物馆

北京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礼运东方

青铜器

分类: 走进博物馆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2-5商公元前1600-1046年 亚醜铖 
1966年青州苏埠屯1号墓出土
国家一级文物
      方内,弧刃,双穿,两肩有棱,钺身透雕人面纹人面五官微突出,双目圆睁,嘴角上扬,作牙状。因其口部两侧对称地铭有“亚醜”( chu)二字故得名“亚醜钺”。此钺出土于青州苏埠屯1号墓该墓建在高地上,南北长 15 米,东西宽 10.7 米,深 8.25 米,4 条墓道,墓内用木板构筑成“亚“字形椁室,殉人和人牲达到惊人的48人。而对比河南安阳著名的殷墟妇好幕,仅仅只有 5.6x4 米,深7.5 米,且无墓道,殉人 16 人。《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商代时,在今潍坊和淄博之间的青州地带,当存在一个重要的与东方之象征“青州”有关的方国。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1-8宋徽崇宁三至四年1104-1105年大晟钟 
孔子博物馆旧藏
      大晟钟是北宋徽宗年间制定、推行大晟新乐时期设计、铸制的固定音高青铜打击乐器,此件文物为目前现存大晟钟中尺寸较大者。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都城东京(开封)被金兵攻占,北宋灭亡,大晟乐府的乐器也被洗劫一空,从而散落四方。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3-6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鸟盖卣 
烟台蓬莱村征集
国家三级文物
卣(yu),酒器。敛口,鼓腹,圈足,肩部对称饰耳,一侧耳上残留链条,应是提梁。器盖顶正中立展翅凤乌,盖上和肩部饰窃曲纹,盖缘上有一耳,耳上挂圆环提手。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3-7西周 牺尊
国家二级文物
罍(léì ),一种酒器。此器侈口,圆唇,束颈,折腹,平底,肩上左右对称有小耳,双耳上饰鲁首,颈邹、肩部、腹部均满饰首尾相连夔纹。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3-8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垂幛纹双耳铜方彜 
2000年沂源县西鱼台遗址出土
国家一级文物
     直口圈足,屋顶形盖,盖上捉手,盖和器身饰四道扉棱。器身两侧有环鋬。盖表面和器腹四面均饰半月形垂幢纹,腹部垂帐纹两侧饰叶脉纹。颈部四面饰几何变体夔龙纹,圈足四面饰“之”字形几何纹。此类铜方彝在西周青铜器中并不多见。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3-9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鈚 
1994 年安丘东古庙村春秋墓出十
安丘市博物馆藏
鈚(p )是一种酒器,似扁壶。此器口微侈,长颈,颈下有双贯耳,腹部较扁,平底。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3-11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己侯壶 
烟台莱阳县中荆乡前河遗址出土
国家一级文物
铜壶形体瘦长,长颈,向上收细成小直口,长溜肩圆腹,腹部下垂,平底,底下又设绞索状圈足。四环耳作兽头形,分别位于口沿下和近底部,对称设计。壶身通体布满纹饰。圈足内刻有铭文3行,共13 字:“已侯乍(作)铸壶,事(使)小臣台(以汲,永宝用。”据铭文可知,已候把壶赏给了服侍自己的近臣--小臣。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3-12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龙纹盘
 1984年汤河镇中洽沟出土
国家一级文物
侈口,折沿,浅腹,平底,附耳,高圈足。盘内底饰蟠龙纹,龙头居中心,龙身盘绕一周,饰垂鳞纹。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3-14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鲁中齐铜盘
 1978年曲阜市鲁国故城48号墓出土
国家一级文物
浅盘,折沿,双耳外折,上饰卧牛,牛昂首向外圈足下铸三童,背倚圈足,双手作抬盘状,形态清晰。外壁饰窃曲纹,圈足饰垂鳞纹。盘内铸铭文:“鲁司徒中齐肇乍盘其万年永宝用享。”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3-15西周 青铜人面 
2002年姜屯镇庄里西村出土
滕州市博物馆(
脸型瘦长,细长眼,眼角上挑,高鼻梁,蒜头鼻较大,口微张,头发背梳,以平行细线刻出眉毛和头发,两耳外扩,比较写实。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3-16西周公元1046-前771年   青铜兽面饰 
2002年姜屯镇庄里西村出土
滕州市博物馆
圆目粗眉,矮鼻梁,蒜头鼻,双唇报紧,似人脸。双耳似兽,与眉齐平,外展,末端下垂,耳上有2个小穿孔。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3-17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青铜兽面饰 
2002年姜屯镇庄里西村出土
兽圆目,直鼻,以阴线刻出口、胡须和额头毛发。此为马冠正中装饰,周缘有小孔,应该是先固定于皮或织物之上,再套于马首。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3-19西周 龙形铖 
1980年邹城市张庄镇小彦村出土
国家一级文物
体呈D字形或半环形,钺身内侧饰龙身体,顶端饰下垂龙首,龙嘴肆张,双目圆睁,下端延长部分有銎穿插接杆。外表处有铭文九字:“於取子锤口铸口元乔。”此钺形制罕见,当为鲁国仪仗器。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4-1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卵形鼎
 滕州市博物馆征集
器身为卵形,敛口,尖原底,肩上接立耳,三兽足上腹部饰夔纹。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4-6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宋公铺 
2009年枣庄市峄城区徐楼村M1出土
豆形铺,覆钵形盖,盖部有镂空纹饰八瓣莲花形捉手,高柄和喇叭形圈足,作镂空网格状装饰花瓣、盖的中央、器身满饰螭虺纹。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4-9春秋 青铜簠 
1963年肥城小王庄出土
国家一级文物
《周禮·舍人》郑注曰:“方日篱,圆日簋,盛黍稷稻粱器”,其基本形制为长方体,口外侈平底,有盖,器与盖的形、大小相同,合上为一器,打开则成为基本相司的两个器皿。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4-12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公铸壶 
沂水县刘家店子春秋墓出土
国家一级文物
盖略鼓,盖顶有二盘龙捉手,龙晶首作盘旋追逐状。壶口近直,高颈,颈两侧有兽首衔环耳,腹外鼓,高圈足。颈、腹部饰蟠纹、变异纹。壶腹有“公铸壶”三字铭文。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4-13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青釉鼎 
山东博物馆旧藏
国家三级文物
早期青瓷,施釉色青褐。折沿,口微侈,束颈折肩,圆底,三锥形足。肩两侧对称饰龙首器体饰以连绵不断的竖形曲折锥刺纹。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4-15春秋前770-前476年 铜浴缶 
枣庄市峰城区徐楼村墓地出土
平折沿,束颈,鼓腹,平底,三兽足,肩上十字对称接四个兽形耳,两耳为虎形兽,作回首状一鱼形兽咬住虎身,呈向上爬行之势;另两耳为两龙相交,互咬龙身。浴缶是浴身的盛水器,常与大盆形的“鉴”配合使用。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4-16春秋公元前770-476年 多兽盘 
1996年莒县西大庄出土
国家一级文物
浅盘折沿,平底,高圈足,对称接夔龙纹耳器身质朴无纹饰,口沿上对称、平均分布四只立体走兽,内底亦饰有动物。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4-20春秋 青铜链盒 
济南市长清区仙人台遗址出土
通体球形,子母口内敛,圆鼓腹,腹部附链式,提梁,圈足,器身饰蟠蜓纹,盖呈半球形,盖顶有一作飞飞翔状乌形盖钮。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4-21春秋 铜罐 
平度市大泽镇大泽山西麓出土
国家一级文物
子母口,口微收,圆腹,溜肩,肩部有两个耳环,圈底高足。器盖上装饰鸟形钮和两只对称螭龙及6条游龙图案,盖的边缘有两个对称钮环,腹部有高浮雕16 对螭虺相交图案。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4-23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铜圆筒形器 
2013年沂水县纪王岗M1出土
卷沿,口微侈,形似浅盘,圆柱形器身微束腰喇叭形圈足。器身下端及圈足上饰镂空的云纹。此器具体功能,被认为可能是投壶。投壶是古人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罚酒。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4-29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铜铺首
 1991年新泰市城里砖厂出土
国家二级文物
铺首主体为双体龙,眼睛、耳朵、角表现较为突出,口鼻部铸成半环形与衔环套接,身体左右分开分别与两边的龙相互缠绕。背部有插钉。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4-35战国 鸭形铜尊 
淄博市淄区相家庄出土
鸭形铜尊,背部有一圆盖,鸭形小钮,脖子尽力伸向前方,口中叼着一个十六齿梳状的器物:可能是并排的出水口,表明其用于盛酒或水。此器造型生动逼真,展现了战国时期将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高超青铜器铸造技术。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4-40战国 人形足提梁铜方炉
 淄博市临淄区商王村出土
国家一级文物
方炉四角各伸出一个龙首衔环,上接连锁式提梁。四角之下各有一人形足,四人均为人面乌喙,头戴尖帽,身着短裤,上身赤裸,腹部凸起肚脐清晰可见,双臂向前弯曲抱腹,肩部有双翼向后伸展,下肢粗壮,并腿站立。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4-41战国 银平脱卷云纹钟馨架铜构件
 淄博市临淄商王村出土
国家一级文物
长方体,一端有长方形銎以镶木架横木,另一端饰蝴蝶形卷云纹。其余四面,有三面饰卷云纹,其中两面饰几何形卷云纹。在每面纹饰四周均饰宽带弦纹。无纹饰的一面有长方形卯孔,孔侧刻“陵夫人”四字。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4-43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云纹铜马 7
8年平阴县孝直镇出土
国家一级文物
马呈昂首端立状,长颈小头,躯体健硕,嘴巴张开似嘶鸣状。两侧腹部及周身雕饰有云纹和线刻装饰。
202311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礼运东方(三)
3-4-44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镶嵌绿松石卧牛 
78年济南市平阴县孝直镇出土
卧牛作回首状,通身间点式嵌满了水滴状绿松石,双眉、耳朵内、犄角、尾巴等部位,均雕刻以阴线作为装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