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2022-11-03 10:37:53)
标签:

走进博物馆

四川

成都博物馆

杂件

分类: 走进博物馆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商周 载魂之舟 金沙遗址出土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商 青铜人像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商 青铜人像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
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算得上是四川地区考古的重大发现,其文物也是这一地区最为精美的文物,所以不论是川博还是成都博物馆都有它们的展窗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商周 铜锥形器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锥形器,体细长,上端呈圆柱状,下端呈尖锥状,在成都平原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都有发现,有玉质和铜质两种。金沙遗址出土的此件铜锥形器,中空,上端刻画纹饰,上下分别为两周线纹,中间为鱼纹等纹饰,纹饰主题与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金冠带和金鱼纹带,三星堆遗址出土金杖相似。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东汉 青铜钱树 绵阳市石塘乡出土
钱树由陶质树座,青铜树身及凤鸟顶饰组成。树座顶部为羊,背上塑有树干插孔,插孔一侧坐一人,或为羽人。树干素面无装饰。树叶分杂技枝叶和西王母枝叶两种,杂技树叶上层有凤鸟、杂技者等形象,下层为“五铢”圆钱;西王母枝叶左区有交谈者,持臼杵者、逗鸟者等人物形象,右区为西王母形象及“五利后”圆钱。钱树主要流行于汉魏时期的西南地区,用以随葬,祈求长生富贵、升天成仙。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成都博物馆  商 玉璋 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商周 玉斧 金沙遗址出土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战国 蝉纹带鞘双剑 成都金牛区出土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战国 饕餮纹铜戈 成都百花潭中学出土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这个忘了拍说明,估计出土地和年代相同,柳叶剑,剑身上有蛇纹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成都博物馆 春秋至战国时期 铜盏
成都青白江区双元村船棺墓群出土
       铜盏是楚文化的典型礼器之一。根据传世主子申盏盂、湖北随州出土铜盏等器物上“盏盂”、“盏”等自铭,结合器形特征,学界将此类器物命名为“盏”。此器制作精美,器盖顶部的抓手由通体镂空的蟠蛇组成,四周有对称的镂空兽首形钮,盖缘有小卡扣。盖面饰三道綯索纹,间饰蟠虺纹,内外饰三角蕉叶纹;盖顶中部饰涡纹,周围一周重环纹,外饰一道綯索纹。器身腹部两侧附有兽首形耳,颈部饰蟠虺纹和内填卷云的三角纹,腹部饰蟠虺纹,其下饰蕉叶纹,足饰蟠蛇纹。成都平原此类器物的出土反映出晚期蜀文化与楚文化的密切联系。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西汉晚期-东汉早期 铜樽   成都大湾汉墓出土
    樽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在汉代属于较为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具。此樽分为樽盖、樽身两个部分,樽盖市面是尖,呈山形,盖顶正中最高处立有凤鸟;樽身为圆柱形,通身刻饰纹饰,樽腹部有鋪首活环耳,底部三个兽足,造型精美,工艺精湛。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西汉晚期-东汉早期 铜扁壶 成都大湾汉墓出土
成都大湾汉墓出土
此扁壶有盖,短颈,圆弧肩扁身,平底,长方形圈足。壶身扁平,肩部与口部相对位置分别有连环相连。扁壶起源于先秦时期,当时主要用来盛酒,《仪壶 聘礼》:“八壶没于西序”。注:“酒尊也。”十分清楚坊间服壶在青铜礼器组合中的作用。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汉 浆洗街桓侯巷成汉墓
1966年在修建成都人防工程中发现“玉衡二年”纪年砖,玉衡(公元311-334年)是成汉武帝李雄第三个年号,共计24年。此墓中出土大量陶俑、青铜器及金戒指等,其出土的陶俑最为独特,高耸耳,有的耳垂有孔,宽眉大眼阔口,神态别具一格。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西汉 漆盘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西汉 髹漆陶鼎 成都老宜山汉墓出土
陶胎,浅置腹;大圜底近平,蹄形矮足,表面黑漆为地,腹部,足跟、足尖、耳外、耳铡等部位绘红漆花纹,纹饰有平符线纹、水波纹、条带状纹、涡云纹、弦纹等。造型有明显楚式风格,推测墓主属楚地移民。
不看说明我还以为是木质漆器也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西汉 银长流匜 与清 银小背壶
银长流匜,1968年出土于河北满城汉墓。此器常与漏斗配合使用,作为抢救危重病人的灌药器皿。
银小背壶,背壶通体光素,外底款看“御药房”“重十两”。背壶形态小巧,对于镌带中药汤液十分方便,常为帝后出巡时御药房所用。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唐 镂空鎏金香囊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唐 镂空鎏金香囊
这个在唐代似乎多见,但却是我真正想拥有的一个物件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成都博物馆 唐 三彩卧兔瓷脉枕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成都博物馆 唐 三彩卧兔瓷脉枕
脉枕的底座塑成卧兔形,上承椭圆形的枕面。卧兔通体施浅绿色釉,四肢伏地,两耳贴背,枕面以蓝釉为地,中心刻一朵盛开的莲花,花瓣和花蕊分别用绿、褐等色涂染。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唐 刑窑官字款白瓷瓶 成都江南馆出土
邢窑是唐五代著名的窑场(个人感觉这很少见),窑址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因唐时地属刑州,故句邢窑。“南青北白”是我国唐代瓷器生产的写照,邢窑白瓷即为北方白瓷产品的代表。这件成都江南馆街遗址出土的“官”字款白瓷瓶腹上均匀分布八条细棱,底部正中刻有“官”字,胎质致密坚实,釉质细腻,釉色莹润,是邢窑细白瓷产品中的精品,也是我国唐代白瓷典范。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成都博物馆 后蜀 动物画像石刻 成都保和公社张虔钊墓出土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南宋 象钮银执壶及温碗 彭州市西大街出土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明 彩釉陶将军俑 龙泉驿区十陵镇出土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成都博物馆  清 青玉夔龙兽面纹唾盂
唾盂平沿上饰阴刻缠枝纹,边沿琢为莲瓣形。盖面浮雕四组变形兽面纹,器身浮雕两组夔龙纹。附紫檀木座,雕作莲瓣形,与唾盂造型相呼应。该唾盂为清宫日常卫生用器。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成都博物馆 清 佛手式铜熏炉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成都博物馆 清 青花瓷药碾
成都中医大学博物馆馆藏
药碾用于粉碎磨细药材。碾槽呈船形,平口,下有八字形对足。碾轮呈圆形,两侧有手柄。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成都博物馆 清 神农尝药图象牙牌背面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成都博物馆 清 神农尝药图象牙牌正面
上海中医大学博物馆藏
象牙牌两面皆有图像,其中正面刻绘神农尝药图。画面以远、中、近三景构图。远处有重峦叠嶂,近处有山石草木。神农携带一童子在其中采药、尝药。背面雕镂十一面观音菩萨。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成都博物馆 清 铜熏炉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成都博物馆 清乾隆 画珐琅牡丹纹唾盂
唾盂铜胎,委角长方形,上有盖,内有胆。通体黄色珐琅釉地上饰彩色花卉纹,釉面莹润。唾盂为日常生活用器,容纳痰涎秽物。清宫中的画珐琅唾盂,其装饰性胜于实用性,显示出宫廷器物用的华美。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清 采药图碧玉山子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清 瓷铁拐李坐葫芦像
上海中医大学博物馆馆藏
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铁拐李,常背一个装有“灵丹妙药”的葫芦,周游江湖,治病救人。此像中,铁拐李盘坐在一个大葫芦上,双手置于膝,脸上仰,面微笑。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清 青花山水图瓷将军罐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清末 青花瓷药酒坛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清末 青花瓷药酒坛
成都中医大学博物馆馆藏
药酒罐wsga 硕大,器表口沿书“发售各种药酒”,器腹书“桐君阁”“冯了性药酒”。“桐君阁”位于今重庆市,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药酒也即药剂,是中药的常见剂型。“医”的繁体字就是以“酉”(酒的原本字形)为偏旁。《汉书 食货志》就指出:“酒,百药之长,嘉会之好。”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清晚期 木胎漆器剔红葫芦万代大葫芦瓶(这件本不是成都博物馆的藏品,我们所住宾馆老板的私藏)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清晚期 铜胎珐琅嵌玉葫芦瓶大葫芦瓶(这件本不是成都博物馆的藏品,我们所住宾馆老板的私藏,民间也有好东西)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清 窑变釉瓷穿带瓶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清 硬木药柜
202110走马观花看成都博物馆零碎
清 硬木药柜
药柜自上而下共10层,每层有10个抽屉,每个抽屉盛放一种药材,共可盛放100种。屉面上用金漆描写所放药材的名称、性味、主治。清宫药柜有各种规格、大小不一。这种小型药柜在出行时使用,便于携带。
不过看着也不小,估计有专人负责运输才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