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110成都博物馆佛造像

(2022-11-01 15:37:19)
标签:

走进博物馆

四川

成都博物馆

南朝

佛造像

分类: 走进博物馆
202110成都博物馆佛造像

202110成都博物馆佛造像
九莲胜迹
202110成都博物馆佛造像
南朝 背屏式佛造像 成都西安路出土
背屏式佛造像,主佛立于复瓣覆莲圆台上,右手残,左手施与愿印。左右各胁侍一身菩萨像,身后左右各立一身弟子像莲左右各有狮子一尊,四身供养菩萨双手捧钵胡跪于座前。造像背面中部浅浮雕礼佛图。
202110成都博物馆佛造像
南朝 背屏式佛造像 成都商业街出土
      背屏佛造像,正面造一佛四菩萨四弟子二力士。主尊挑形头光,内着僧祇支,外着汉式袈裟,右手施无畏印,左手 握宝珠。面北f朝时期,中国佛教进入兴盛阶段,民众礼佛氛围浓厚。当时成都受建康影响。来自江南的造像风格及造像题材大量流行。由于f南朝佛造像存世较少,成都出土的佛造像弥足珍贵,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02110成都博物馆佛造像
南梁大同十一年 张元造释迦多宝像 成都市西安路出土
    此造像主尊这释迦,多宝二佛,皆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其他五尊菩萨均身披璎珞,手中持物,衣饰华丽。造像经过精心构思,近处是力士和狮子,向后依次是二佛、诸菩萨、二弟子,形成前后明确的四层构图,有条不紊地将诸多形象排列于有限的空间内,众多人物的排列构图有条不紊,使平面雕刻有了纵深感。背面浅浮雕刻有说法图及发愿文。
202110成都博物馆佛造像
南梁太清五年 阿育王像 成都市西安路出土
202110成都博物馆佛造像
南梁太清五年 阿育王像 成都市西安路出土
    此像涡卷纹高肉髻,眉眼俯视,颧骨突出,面部有入字胡须。身着通肩式袈裟,薄衣贴体,所立莲台装饰华丽。造像表面原有贴金。背面有供养人像,下刻发愿文:“大清五年九月三十日,佛弟子杜僧逸为忘儿李佛施造育王像供养,愿存亡眷属在所生处口(值)佛闻法......”由发愿文可知此像为阿育王像。(其实不说看形像也可知)
202110成都博物馆佛造像
南梁天监十年 王叔子造释迦像 成都市商业街出土
202110成都博物馆佛造像
南梁天监十年 王叔子造释迦像 成都市商业街出土
202110成都博物馆佛造像
南梁天监十年 王叔子造释迦像 成都市商业街出土
      此像为一佛二菩萨组合。佛像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祇支,于胸前束带。袈裟下缘厚重,垂搭于台座前。佛像两侧各一胁侍菩萨和一半蹲状的狮子。造像表面原有贴金。背面浅浮雕屋形龛,内坐交脚菩萨,龛下方阴刻有铭文。
202110成都博物馆佛造像
南梁中大通二年 比丘晃藏造释迦像 成都市西安路出土
      此造像由一佛四菩萨四弟子二力士构成,这种一铺造像有众多人物组合而成,是南朝佛像造像的特征之一。主尊左手抬于腹前,右手施无畏印,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其前面有力士托举香炉,两侧各有一蹲狮。背面刻有说法图,供养人像和僧人修行场景,中间有发有愿文:"中大通二年七月八日,比丘晃藏奉为亡父母,敬造释迦石像一躯.......“
202110成都博物馆佛造像
南齐建武二年 释法明造观世音成佛背屏像 成都市商业街出土
        此像为一佛二菩萨组合。佛像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祇支,于胸前束带。袈裟下缘厚重,垂搭于台座前。佛像两侧各一胁侍菩萨和一半蹲状狮子。造像表面原有贴金。背面浅浮雕屋形龛,内坐交脚菩萨,龛下方阴刻有铭文。
202110成都博物馆佛造像
南齐永明八年 一佛二菩萨像
    此佛像上部残缺,主尊表情慈悲而具有亲和力,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衣缘覆盖双膝并分三层垂搭于座前,左手于腹前掌心向外,右手残损。两侧胁侍菩萨比例较小,各持物恭谨立于两旁。背屏上残刻坐佛、飞天、台座两旁各有一狮,正中为力士托举香炉。碑阴刻交脚菩萨和二胁侍位于建筑内,两侧各有铭文。
202110成都博物馆佛造像
唐 青铜力士像 彭州天府大道出土
202110成都博物馆佛造像
唐 青铜菩萨像 彭州天府大道出土
202110成都博物馆佛造像
唐 青铜菩萨坐像 彭州天府大道出土
202110成都博物馆佛造像
唐 青铜释迦坐像 彭州天府大道出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