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石潭记》导学设计

(2018-12-07 21:48:00)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导学设计

西安爱知中学  胡蓉

   学案设计

     所谓“学案”,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要求,从学生的角度设计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导学材料。“学案”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案”代替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将“学案”与教材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学习。

一、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及文言句式。

    2、反复地进行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课文内容,感受文章顺序,感受文中景物,感受词义句意。

   3、把握作者感情,多角度进行品析与欣赏。

    二、学法指津

    (一)研读步骤

    1、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秀美的记游文章,文中之景很秀美,文章的结构布局也很秀美。 作者在文中写水声,写小潭,写岩石,写树木,写潭水,写游鱼,展现出一幅幅绘形绘色的微型风景画;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被贬滴永州之后寂寞凄凉的心情。 学习这篇文章,先要反复地进行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课文内容,感受文章顺序,感受文中景物,感受词义句意。在此基础上,再来进行品析与欣赏。 对《小石潭记》进行品析与欣赏,有一个非常优美的角度,就是“扣住文题来说话”,从课文题目说开去。 课题“小石潭记”四个字,字字在课文中都有“文章”,我们可以分别从“小”的角度、从“石”的角度、从“潭”的角度、从“记”的角度来“说话”。让我们来对《小石潭记》说品析与欣赏的话,话中要带有“小”字。如:课文第一段移步换景,写小石潭的发现,写小石潭的形状特征与潭岸的景致。 ·第二段定点特写,描写潭中小鱼和清清的潭水。 第三段由近及远,描绘了小溪的曲折,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第四段环视四周,写小石潭环境的幽深寂静和作者心境的孤寂悲凉。第五段补记同游者。

    2、自行翻译,把弄不清楚的问题记下来,小组讨论或全班交流讨论。

    3、查阅资料:柳宗元及“永州八记”

    (二)学海夺宝

    活动一:试一试,看谁字音读得准。

    清冽                           

    活动二:赛一赛,看谁文意读得通。

    1、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

    如鸣珮环                                 折蛇行

    其岸势犬牙差互                          而从者

    潭中渔可百许头

    2、辨析词义。

   1)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知其源(   

   2)以  卷石底以出(         以其境过清(      全石以为底(  

   3)为  为坻,为屿(        全石以为底(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活动四:品一品,看谁读得深。

    根据下列话题,自选角度来品析。

《小石潭记》中的
   
《小石潭记》中的
   
《小石潭记》中的对比烘托
   
《小石潭记》中的
   
《小石潭记》中的镜头画面
   
《小石潭记》中的写景短句。
   
《小石潭记》中的
   
《小石潭记》中的

    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本课教学设计突出“学案”教学模式。主要以“学案”作为学习任务,启动自主学习,以程序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展现学生思维的历程并形成知识结论,以拓展延伸挖掘知识内涵,促进深层次的理解,以总结反思完成对知识、方法、情感的升华,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柳宗元有一首诗《江雪》被人传唱不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里有个秘密——它是一首“藏头诗”,将每一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柳宗元何来这“千万孤独”?这得从“永贞革新”说起。王叔文、王伾永贞革新,虽只有半年时间便宣告失败,但却是一次震动全国的进步运动,所实行的措施,打击了当时专横跋扈的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利国利民,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柳宗元与好友刘禹锡是这场革新的核心人物,被称为二王刘柳。年轻的柳宗元在政治舞台上同宦官、豪族、旧官僚进行了尖锐的斗争。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二王刘柳和其他革新派人土都随即被贬。宪宗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永州市)司马。这次同时被贬为司马的,还有七人,所以史称这一事件为二王八司马事件。而柳宗元将要去的永州,在地处湖南和广东、广西交界的地方,当时甚为荒僻,是个人烟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柳宗元寂寞地来了,这里的一草一木迎接了他,迎接了政治上失意、精神上正处于痛苦中的柳宗元。永州的山水默默地抚慰着他伤痛的心。永州不知,它的名字即将因这位伟大的诗文家而著称于世,将因他的诗文为后世所仰望、所追慕。到达永州,柳宗元于公事之余,探访永州山水,并一口气写了八篇游记,它们分别是:《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它们就是著名的“永州八记”。

来吧,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永州山水,走近那个寂寞的小石潭,来触摸诗人孤独的灵魂。

、依案自学

(一)学海夺宝

请同学们依据学案设计自学课文。完成“学海夺宝”中的活动一、二、三。如果有问题可以标出。

在学习中注意归纳各类词语,注意培养学生词类归纳整理能力。

(设计说明: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学解决课文朗读及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问题,同时确定个体疑点。)

(二)成果展示

采用试一试、赛一赛的形式,依据学案设计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赛,完成课文朗读、重点实词的解释,及课文翻译的教学。

(设计说明: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用活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活动中落实学习内容。)

(三)解答疑难

学生质疑,全班交流解答 ,师点拨。

(设计说明:课文包含了较多的古文知识点,是学生学习古文的好例文,教师着意引导学生把握有关文言字词的理解及特殊的句子,夯实文言基础。)

三、合作探究

活动四:品一品,看谁意蕴读得深。

多角度品读赏析。

示例:“趣味欣赏”:请学生将一组带“清”的近义词(诸如:清新、清凉、清秀、清澄、清脆、清冷等)扩展成句子,来表达对小石潭之美的欣赏:

“闻水声,如鸣佩环”,水声叮咚,清越动人;

“下见小潭”,“尤”有清凉之感;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景物多么清秀;

鱼儿“往来翕忽”,嬉戏在清澄的水中;

小溪也一定是水声清脆,水色清亮;

“坐潭上,凄神寒骨”,是坐在石上的清冷;

“其境过清”,环境太清静了,太清幽了,让作者更感到心境的清凄;

全文段落小巧,景物清新,画面清纯,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

(自选角度品读,小组交流)

(设计说明:提倡学生多角度赏析,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欣赏文章。)

四、交流总结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总结收获。可以是思想内容方面,也可以从文章写法方面的,鼓励学生学有所获。

教师归纳:本文虽然把小石潭的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流连忘返,实际上渗透着作者自身惨遭不幸的感受和无比失落的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环抱,其清静幽美,而不被世人所闻,这正是柳宗元怀才不遇的内心写照。作者来到这过于清冷的环境,触景伤情,激起了他疾世愤俗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不可久居”便真实地流露了作者无法摆脱现实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对现实的不满。

    五、集思广益

    假如你是一位旅游开发商,读了《小石潭记》一文后,准备要把这里开发成旅游景点。 请你写出一个设计方案。

    要求:1、写出一个具体景点的名称。      2、从文中找出一两点理由证明。

    示例:景点名称:垂钓台(观鱼台)

    理由:1、鱼多——潭中鱼可百许头      2、水清——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六、拓展延伸

课外阅读柳宗元的相关文章,开拓视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