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组第三次教研活动整理稿

(2023-07-01 09:43:52)

2022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组第三次教研活动整理稿

                              蔡蕾蕾

   

27.巨人的花园

   

   课时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巨人的花园》是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走近奇妙的童话”的一课。体现了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本篇课文是王尔德的一篇意蕴深刻的童话。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巨人拥有一个美丽的花园,但当他看见孩子们在里面玩时很生气,把孩子们都赶了出去,他的自私换来了花园的寒冬,后来经一个男孩的提醒,巨人明白了自己的自私和冷酷,他把花园送给了孩子们。这篇童话要让学生明白是巨人的自私、冷酷剥夺了孩子的快乐,气跑了美好的春光和快乐的花草树鸟,教学生懂得分享。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培养想象力,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能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并用简洁的文字写出自己学文的感受。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组成的新词。将学文与学词结合起来,丰富词语积累;感受花园情景及人物态度的变化。

2.通过朗读感悟童话表达上的特点,并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感受童话的魅力,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明白童话寓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交流谈话

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是的,老师也很喜欢。我喜欢童话鲜活的角色、离奇的情节、优美的语言、美好的情境,但我最最喜欢的,则是童话中所蕴含的真、善、美。今天,老师要邀请大家去一个地方——巨人的花园。

2.板书课题26.巨人的花园   

3.齐读课题:谁的花园? 巨人的花园是什么样的呢?在这个花园里又发生了怎样的有趣的故事呢?就让我们一起到“巨人的花园”中做客,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关于花园的句子或段落。

2)教师巡视,倾听学生的朗读。

2.集中学习词语,借助词语概括课文内容。

同学们读的都很认真,要想走进花园,我们还得需要一把钥匙,你瞧这把钥匙上写满了词语,谁来读。

第一组:丰硕 柔嫩 呼啸 凄凉

1)这组词是描写什么的?(花园)你真会读书。大家一起读。

2)在课文中找到含有这几个词语的句子,自己来读一读,感受花园的情景及变化。

第二组:叱责  自私  脸颊  拆除

1)“叱”翘舌音读准了,真棒,“颊”比较容易读错,再来读一遍“脸颊”

2)这组词语描写的是谁呀?(巨人)找的真准。

3)谁能快速在文中找到描写巨人的句子,谁来读一读。

第三组:搂住、亲吻、玩耍、欢叫

1)第三组词语谁来挑战,描写的是谁呢?(孩子们)

2)都和孩子有关呀,让我们一起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3)同座位合作,在文中找到描写孩子的句子,读一读。

三、品味探究,感受花园之美

(一)感受花园之美

1.看图展开想象(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巨人的花园是怎样的呢?每天下午,孩子们总喜欢到巨人的花园里去玩。请同学们细细地观察插图。(播放配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补充。)

2.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呈现出了这样的花园。

屏显课文的第2段

1)齐读第二自然段

2)听完了同学的朗读,巨人的花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可爱  漂亮  】你能结合文中的语句 ,来说一说(可爱,具体表现在哪里?大,具体是从……表现出来的?)

3.读中学表达

这是一个很可爱的大花园。王尔德这位作家,先总写“可爱与大”的特点,接着具体描述园子如何“可爱与大”。在写“可爱”这一特点时,先介绍植物的多样与漂亮——在写鸟儿们的欢快——最后写孩子们的欢叫。

在介绍“大”的特点时,作家用“长满   到处   十二棵,鸟多,孩子多……”这些词语。作者观察得仔细,描写得有条理,读来层次分明。

这真是一个可爱的大花园呀,好欢乐呀!

四、细读课文,感受花园之变

七年后的一天,巨人回来了,回到了自己的花园,这是花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同学们读一读第7自然段。

1.抓住关键语段,读悟体会

1)花园外

巨人的花园还是那个可爱的大花园吗?其他地方的春天是什么景色(出示:春天来了,乡下到处开着小花,到处有小鸟歌唱。)你瞧,这两个“到处”说明别的地方风景很美,春天已经来了)

然而,巨人的花园呢?(出示:单单在巨人的花园里,仍旧是冬天的景象)

你瞧,通过一对比,显得巨人的花园格外凄凉。

春天来了,其他地方的春天是——

巨人的花园却是——

2)花园内

小鸟、桃树和花儿看到告示牌会有什么反应?想想它们心里会想些什么?

这时最高兴的是谁?(雪、霜、北风、雹)为什么?请你读出“得意”“肆无忌惮”的语气。(分角色朗读)

你瞧,作者通过花园内景物的描写,对比突出了花园前后的变化。

2.现在的花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凄凉、荒凉、寒冷、不温暖、不美丽)

3.读中体会,集中汇报,交流感受。

你还划出了哪些描写花园的句子或段落?(自由读)

1)当孩子们从墙上的小洞偷偷爬入花园后,花园里(出现了奇特的景象,阳光明媚,草翠花开,春意盎然)

2)当孩子们再次逃走后,花园里(又出现了冬天的景象。凄凉。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3)当孩子们再次回来后,花园里(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园)

师边总结边贴板贴:

小结花园之变:可爱——凄凉——奇特——凄凉——乐园

五、精读课文,探究变化之因

你认为花园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巨人说的话。

1.抓住巨人的语言,体会人物形象

巨人是怎样赶走孩子们的?你找到巨人说的话了吗?谁来读一读。(出示)

“你们在这儿做什么?”他叱责道。

“我自己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巨人自言自语道,“这是随便什么人都懂得的。除了我自己以外,我不允许任何人在里面玩。”

2.展开想象,体悟人物内心。

巨人为什么这么生气要赶走孩子,巨人在说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孩子们在花园里乱蹦乱跳,会踩坏我的绿草地,会折断花枝,会破坏花园的美……)

请你再来读读。这个巨人好像还不够生气呀,你再试试。哦,像这样大声严厉的指出别人的错误就是叱责。瞧,叱里面就藏着一张嘴巴呢,我们一起来叱责~(齐读)

此时的巨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用几个词语概括。

大家说得真好!巨人真是太——?(霸道、可怕、自私、无情、厉害……)

3.认识巨人变化

过渡语:这么自私、可怕的巨人,谁见了都会吓得纷纷逃窜,可是有一个小男孩他却没有走,他是怎么面对巨人的呢?

1)齐读第13自然段。

2)巨人看到小男孩心里明白什么?

2)醒悟后的巨人不再自私、冷酷,他是怎么做的?

(课件出示:动画情景。板书:拆墙。课件出示:动画告示牌)

4.帮巨人写标牌

1)虽然巨人拆除了围墙和警示布告牌。可是,孩子们都害怕了,不敢来了,巨人为了能让更多的人能欣赏到他美丽的花园,想请在座的同学们帮帮忙,帮他重新写一块告示牌,让孩子们都回来。(课件出示:空白告示牌)同学们你们能帮帮忙吗?

2)分小组写告示牌。

3)指名说,并把写好的告示牌展示出来。

相信孩子们看到了这么暖心的布告牌一定愿意来玩!

从这变化中,巨人明白了唤来寒冬的,是他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同学们,你明白了什么?(板书:分享快乐)

整理巨人的板贴

(巨人    自私      冷漠        心软        分享)

5.改课题,体会巨人的幸福。

巨人把花园还给了孩子,我们来看课题——“巨人的花园”现在变成了谁的花园?花园是巨人的和花园是大家的,哪个阶段巨人更幸福?为什么?

巨人用分享的心换回了春天。从那以后,巨人又是怎样和小朋友们相处的呢?你能找到与老师给出的插图相对应的语句吗?学生找、读相应文段。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就是最美的花朵。老师希望我的花朵们以后也能像巨人一样,能把自己的快乐与他人分享,做个真正幸福的人。

 

 

 

板书设计

 

26.    巨人的花园    

巨人     花园

自私     可爱

冷漠     凄凉

心软     奇特

分享     乐园

 

 

赵文洁《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认识“窃”“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免费的长途旅行”等生动的表达,体会表达

效果。

(四) 感受第四自然段把动物活动方法写清楚的写法,仿写其他海洋动物活动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免费的长途旅行”等生动的表达,体会表达

效果。

(二)感受第四自然段把动物活动方法写清楚的写法,仿写其他海洋动物活动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板贴,《语文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说说你对大海的了解。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大海深处,来看看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2.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海底是一个怎

样的世界。

2.检查词语。

警报差异窃窃私语 单细胞海藻

1)指名朗读,随机正音。(“警”是后鼻音;“差”是多音字,这里读“cha”)

2)同桌之间做做窃窃私语的动作,指导理解“窃窃”“私”在词语中的意思。

3)看图感知“单细胞海藻”。

4)齐读词语。

(三)总览全文,厘清结构1.自由读文,明晰特点。

1)自学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介绍了海底世界的特点?

2)指名反馈,出示句子并齐读: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反馈预学,明确板块。

1)反馈预习单第二题第一小题:围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呢?

2)交流并出示学生作业。追问:你是怎么思考的?

3)根据学生反馈,总结方法:当我们要分析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事物的时候,可以按顺序找自然段,然后找出关键句,之后提取信息。(出示方法:找自然段,找关键句,提取信息)

4)聚焦第二自然段,讨论对第二自然段关键句的不同意见。(出示句子)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比较发现:第一句没有答案,两句连起来告诉我们“海底有声音”。所以,应该画一、二两句,再用自己的话把意思说出来。

5)聚焦第六自然段。交流:煤、铁、石油、天然气和稀有金属都属于资源,因此这句话可用“海底有丰富的资源”来概括。

6)自由练说课文结构。

(四)聚焦段落,感悟表达1.数据呈现,聚焦“动物”。

1)出示预习单第二大题的第二小题的调查数据。(文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段)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近海底的动物,研究作者是怎么把它们的活动方法写清楚的。

2)默读:作者写了哪几种动物?在文中圈一圈。

3)反馈:作者写了“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有些贝类”这5种动物的活动方法。(板贴: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有些贝类)2.问题探究,互动交流。

(1)同桌合作学习:作者是怎么把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写清楚的呢?(出示学习要求)

选:选择一种最感兴趣的海底动物。

读:用波浪线画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写:提取关键词写在板贴上,准备交流。

2)根据学生学习卡板贴,随机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一: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学生交流,板贴:四米慢肌肉伸缩爬行

(播放视频)你看到了什么?是啊,这就是肌肉伸缩爬行。你走四米用多长时间?(2-3秒钟)海参却要用1个小时的时间,真是太慢了!

预设二: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指名朗读。

学生交流。(板贴:游得快、几十千米、比较)

(出示梭子鱼游动图片)作者把数字一列,和普通的火车一比,就把梭子鱼游得快的活动方式给写清楚了。

男女生比赛读,看谁能读出梭子鱼游得飞快的感觉。

预设三: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学生交流。(板贴:喷水、反推力、特别)

指名读,交流:什么是反推力?

读一读,演一演:乌贼和章鱼的活动方式有什么特别之处?

大多数海里的动物都是往前进的,而乌贼和章鱼却是后退着行走的,它们的活动方式多么与众不同啊!

预设四: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学生交流。(板贴:巴在轮船底下、免费的长途旅行、有趣、聪明)出示两个句子,对比后交流。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贴在轮船底下移动。

朗读指导:看动物图片,找找贝类在哪儿。它们多聪明啊——“免费的长途旅行”把贝壳当成人来写,多么有趣啊!谁想读一读,把它积累下来?

小结:把这些贝类当作爱免费旅行的人来写,就把这些贝类有趣的活动方式给写清楚了。

3. 合作朗读,总结写法。

1)(出示段落、师生合作读第四自然段)作者是怎么把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写清楚的呢?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2)微课总结。作者选择了4种非常有特点的动物,用上了“列数字”“把它当作人来写”“和其他事物比较”等方法,让我们知道海里的动物活动时有的靠肌肉伸缩爬行,很慢,有的游得飞快;有的活动时向前行,有的向后退;有的自己活动,有的却喜欢做免费旅行……就这样,把各种不同的活动方法写清楚了。

(五)迁移运用,以评促学1.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海底动物活动的视频)还有很多海洋动物活动方法也很有意思呢!

我们来看看吧!(视频内容:飞鱼、海龟、箭鱼、蝠鲼、海马、水母、吸盘鱼)

2)细致观察,随机交流。

2.合作学习,互评互改。

1)四人小组合作仿写。(出示合作及评价要求)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每组选择四种海底动物,每人写一种;

努力用上积累的语言,从几个方面把活动方式写清楚;

写完后小组交流,合作修改,并贴在学习单上,组合成一段话。

评一评

围绕意思写,得;从几个方面写,得;写清楚,得。

2)(屏幕滚动播放视频)学生阅读文字材料,进行合作仿写及小组内评改。

3)展示评改。

3.梳理收获,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游览了海底,了解了海底动物各种各样的活动方式,你们有什么收获吗?我们通过找自然段、找关键句、提取关键词,知道了作者通过5个方面来写清楚海底世界。我们还重点研究了动物们的活动方式,发现了写清楚的奥秘,让我们不由得感叹:海底世界多么奇妙!那么,下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海底世界,感受海底世界更多的奇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