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组第三次集体备课整理稿

(2022-12-20 10:25:04)

渔塘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19 只有一个地球

课时

 

课型

新授

上课日期

 

教材与

学情分析

材分析:《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文章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关于地球的诸多知识;文中还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学情分析: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就已经接触过多篇说明文,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说明文的能力,绝大多数同学熟练掌握了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对说明文的结构及语言特点也都有所了解。对于“环境保护”这一类的主题,学生在社会宣传、校内活动、科学课以及课外阅读中都有比较广泛的接触,所以学生在课文内容和主题的理解方面较为容易,在理解体会“结论是如何一步步得出的”这一论证方法上有点难度,需要教师的指导。

目标与

重难点

学习目标:

1.会写“莹、裹”等12个字,会写“晶莹、摇篮”等20个词语。

2.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是怎样一步步说明这个观点的。

4.能结合实际,设计环保宣传语,并与同学交流。

学习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环保意识。

学习难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体会课文是如何一步步得出“保护地球”这一结论的。

教学准备

ppt

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习目标:

1.会写“莹、裹”等12个字,会写“晶莹、摇篮”等20个词语。

2.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学习重点:1.会写“莹、裹”等12个字,会写“晶莹、摇篮”等20个词语。

2. 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念点: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板块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创设情境: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神舟”号宇宙飞船到太空去旅行,请大家观看太空美丽的景色。(课件出示:播放太空行星运行视频,地球逐渐清晰,最后定格)

2.引导交流:这个美丽的星球就是我们居住的家园——地球。谁能用一句话夸夸咱们的地球?(指名回答)

预设:地球就像我们的母亲一样养育着我们,滋润着我们。

3.导入课文题目:地球不仅是人类的母亲,还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母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4.引导质疑:读了课文题目,你知道了什么?(抓住“只有”“一个”发散思维)

预设: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板块二 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初读感知: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说课文大致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地球美丽但渺小,地球的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还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2.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生词)指名读,相机正音。

2)根据字形结构归纳特点,指导书写。重点指导“慷”“裹”“基”的书写。

提示:“慷”最后四笔是点、提、撇、捺,不要写成“水”;“裹”是形声字,中间的“果”要写得小一些、扁一些,与下面的部件穿插避让,以免整个字太长;“基”上面的部件撇捺要舒展,包住下面的“土”。

3.抓住关键句,理清脉络。

1)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

自读提示

·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

提示:抓住关键句来梳理内容。在说明文中,往往有一些说明主要内容的句子,它们多位于一段文字的开头或结尾处。

2)交流指导。

根据学生发言,相机出示关键句子。

课件出示: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联系关键句,思考: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4.小结方法:我们可以抓住文中的关键句读懂每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梳理文章的主要观点。

板块三 研读课文,感受对比

1.自主学习。

默读第1~2自然段,用“__”画出描写地球美丽的句子,用“  ”画出描写地球渺小的句子。

2.交流反馈。

1)预设:感受地球的美丽。

交流:从哪里可以感受到地球的美丽?

课件出示: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预设:通过“晶莹的球体”“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等描写,可以从形状、颜色等方面感受到地球的美丽。

指导朗读:地球这么美,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预设:感受地球的渺小。

思考:作者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呢?谁来读一读描写地球渺小的句子?(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a.实例比较:如果把我们的教室当作宇宙,那么地球可能是什么呢?(它也许是一粒尘土,也许是我们手中铅笔的笔尖。总之,在茫茫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

b.补充资料:我们知道了地球在宇宙中是那么渺小,那么,宇宙到底有多大?

课件出示:

一光年,即光在真空中一年内所走过的路程。一架普通客机飞一光年,要花上约122万年;一架火箭飞一光年,要花上约3万年。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宇宙,其直径约920亿光年,甚至更大。

交流要点: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宇宙,其直径约920亿光年,甚至更大。而地球半径约为6371千米,直径相当于0.0000000013光年。

c.提炼方法:通过比较和数字的陈列,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这两种说明方法分别是作比较、列数字。

探究:“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这一句里的哪些词触动了你的心弦?

预设:“只有”“这么”“不会”“再”。

3.引导交流:只有一个地球,它是如此美丽壮观,却又那么渺小。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地球母亲说?(指名交流)

4.课件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学生齐读)

板块四 研读课文,深化对比

1.自主学习。

默读第3、4自然段,思考:课文列举了哪些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资源的有限?圈出关键词,并在旁边写上批注。

2.交流反馈。

1)通过数字体会资源的有限。

从“几百万年”“几亿年”等数据,联系对身边熟悉的古建筑或动物、植物化石的认知经验,体会矿产资源形成的时间之漫长。

明确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感受课文语言的准确、严谨、科学。

2)通过人类行为体会资源的有限。

预设:从“不加节制”“随意毁坏”“不顾后果”“滥用”等词和短语中,体会人类对资源的破坏行为。

3)通过资源的现状体会地球资源的有限。

预设:从加速枯竭、不能再生、生态灾难、严重威胁等情境中,体会地球上资源现状的危机之严重。

3.品味语言,体会表达效果。

1)课件出示语段,指名读,让学生注意加点的连词。

课件出示: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2)比较:去掉加点的连词,与原句作比较,你体会到了什么?

3)明确:“本来”一词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到破坏,强调了“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其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但是”“因为”“不但”“还”说明了我们人类自身的行为给地球的自然资源乃至整个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恶果,重申了可再生资源破坏后人类面临的危机,从而给人们以警示。

4.对比思考:地球给了人类什么?人类又对地球做了什么?

补充介绍地球上资源的各种类型与丰富储量,突出地球“慷慨地提供”“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特点,与当前地球面临的资源危机形成对比,引导学生读懂自然资源的有限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

5.出示句子,齐读: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6.设置悬念: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只有一个地球》。

  

               

   

修订

 

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1.课后搜集更多关于地球的资料。

2.通过网络了解全球生态环境的现状,感受地球面临的巨大危机。

 

板书设计

19只有一个地球

2022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组第三次集体备课整理稿 

教学反思

 

 

 

 

 

 

 

 

 

 

 

 

 

 课题:19  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时)

授课:平阳县麻步镇渔塘小学 陈雯雯

班级:六年(2)班

时间:2022年11月15日 星期二 下午

【课前解析】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文中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准确、有条理地介绍了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三方面的相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更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精心保护这个唯一的、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文章语言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用词精准,又饱含着深情。同时,文中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语言变得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慷、慨”等12个字,会写“晶莹”等20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抓住关键句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能说出课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4.能结合实际,设计环保宣传语,并与同学交流。

课时重难点】

1.理清课文脉络,结合关键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创设情境: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乘坐宇宙飞船到太空去旅行,请大家观看太空美丽的景色。(课件出示:播放太空行星运行视频,地球逐渐清晰,最后定格)

2.引导交流:这个美丽的星球就是我们居住的家园——地球。在你的印象中地球是什么样的呢?(指名回答)

预设:美丽、晶莹的球体。

导入课文题目: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只有一个地球》。(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4.引导质疑:读了课文题目,你知道了什么?(抓住“只有”“一个”发散思维)

预设: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这是一篇说明文,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引导学生围绕课文题目质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突出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

板块二 词语积累,理清脉络

一)

学习活动一  初读课文,把握观点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     ”划出能表达作者主要观点的句子。

提示:先自己学习,然后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课文表达的主要观点。

1.我会读

出示词组。多种形式朗读词语。

晶莹  无私  慷慨  枯竭  目睹  

贡献  毁坏  滥用  设想  基地

不加思索   不断再生  和蔼可亲

矿产资源   精心保护  造福人类

2.我会写

重点字书写指导。“慷、慨”。

3.我会说

(1) 朗读词语。

不加思索   不断再生  和蔼可亲 矿产资源   精心保护  造福人类

(2) 请选择两个以上的词语说几句话。

学生交流。

预设:矿产资源是有限的,无法不断再生,我们要精心保护这些资源,才能造福人类。

3)写一写:打开课堂作业本P66,将你所说的句子写到第3题的横线上。

4.文章中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交流反馈。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二)

学习活动二  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是本课的主要观点,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要求:默读课文,用    ”画出文章的关键句。

提示:抓住关键句来梳理内容。在说明文中,往往有一些说明主要内容的句子,它们多位于一段文字的开头或结尾处。

2.请同学们把梳理的内容填入作业本第4题。

3.用上“因为……所以我们要精心……”,或“之所以我们要精心……是因为……”的句式和同桌说一说。

1.出示学习任务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章的关键句。

2.学生反馈,全班交流分析。

1)关键句(原因):

课件出示: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3) 思考假设

如果她被破坏了,                  

如果各种资源都枯竭了,            

3. 梳理论证的逻辑结构。

(1)这一结论是怎样一步一步得出的?观点与主观点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再读句子,交流分析。

语言引导,“之所以我们要精心……是因为……”。(因果关系)

总结:也就是说,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呼吁大家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同时,作者也讲了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的原因。

(2)这四个原因,能随意换位置吗?

为什么不能呢?(交流引导)我们来玩一个问答游戏。我来问,你来答。

问:文章发出了一个号召,号召什么?

问:地球这么大,有什么好怕的?我们不必要强调精心地保护地球吧?

问:和宇宙相比,地球是小的,但相对于人类,地球上的资源还是很多啊,而且很多资源可以再生的,是用不完的,何必要保护呢?

问:资源枯竭了也没关系,宇宙空间不是很大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总结:这篇课文就相当于作者很认真地回答了读者的一个个问题。这些内容层层递进,前因后果,逐层推理,环环相扣,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4.  出示学习任务2。

请同学们把梳理的内容填入课堂作业本的第4题。用上“因为……所以我们要精心……”,或“之所以我们要精心……是因为……”的句式和同桌说一说。

【设计意图】关键句是文中能揭示题意、点明主旨、归纳要点、承上启下的语句。让学生自己找出关键句,提取有用信息,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快、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板块三 结合实际,设计宣传语

1.  “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2.  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了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破坏环境或资源浪费的现象?

(相互交流)

3.  针对这一现象,请你设计一句宣传语,呼吁人们保护生态环境。

请同学们完成课堂作业本第6题。

老师也写了几句宣传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绿色低碳,创造简约生活。

保护碧水蓝天,共建绿色家园。

低碳生活始于心,节能减排践于行。

让垃圾回归它的家,让文明点亮每一家。

4.  总结:地球虽然美丽,但在宇宙中是渺小的,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所以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设计意图】生活即语文。引导学生在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活动中学语文并学会迁移运用:一是综合运用信息,二是引导观察与思考生活,增强保护地球的责任意识。

板书设计

2022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组第三次集体备课整理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