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组第一次集体备课整理稿

(2022-12-20 10:21:41)

《麻雀》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人物”分组识记生字词,借助插图和作业本理解“挓挲”的意思,会写“嗅”“庞”这两个易错字。 

    2.借助字典和交流平台,解读“写清楚”;借助作业本的图示和表格,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通过聚焦课后题,借助作业本,采用圈画关键词句,对比精读等方法,初步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写清楚,发现作者的“清楚小妙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难懂词语“挓挲”的意思; 

    2.借助图示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借助交流平台解读“写清楚”,抓关键词句,初步体会“清楚小妙招”。

 

 

板块一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图片导入,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2.了解作家。 

1)出示作家档案。 

2)创设情景:跟大文豪学习如何把事情写清楚

 

板块二  明确目标,理清脉络

(一)读篇章页,明确学习任务

1.出示单元篇章页: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习作单元的第一课。在学习之前,先来一起看篇章页。 你能说说这个单元的学习要求吗?(1生读

2.交流你认为怎么样才算清楚呢?(预设交流2

出示字典意思:词典里,对清楚有事怎么解释的呢?

生读(出示字典清楚的意思:清晰,明白,有条理

3. 出示交流平台:我们一起再来走进单元的交流平台,看看写清楚一件事,有哪些小妙招呢?你发现了吗?(红线标示,生读)

4. 顺口溜:一起来读一读这则顺口溜

起因。经过。结果要写清

时间 地点 人物不能少

按一定顺序写才算写清楚

眼见、耳听、心想一样很重要

过渡语: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麻雀》,看看作者是怎么把事情写清楚的。板书课题,齐读。

出示学习活动一

1. 检查字词:预习了课文,这些生字词,你会读了吗?请小老师带我们读一读。

 

 

 

(1)小老师领读

字音:“庞”和“愣”“拯”这三个字是后鼻音,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 

字形:“嗅”和“庞”这两个字比较容易写错,我们一起边写边记:嗅:“口字旁,臭字边,一点记心间”;庞:“广字头,巨龙藏里头,画龙点睛别忘咯”。 

生练习:请同学们在作业本的第一题,端正地书写一个。

字义:理解“挓挲”。 

结合插图:这里有一个词语有点难懂,你能借助课文插图,猜测“挓挲”的意思吗?

出示作业本:猜出来的同学,可以做一做作业本里的这道选择题了。

 

生演一演“挓挲”。你能演一演老麻雀吗?

读好句子:理解了词语的意思,相信你能读的更好了。

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1生读,齐读)评价:听出了你的朗读重音,感受到了小麻雀的害怕。

小结:看来借助课文插图,联系上下文等,都是理解难懂词语的好方法 

3.积累词语,发现秘密:我们再看看看这三行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行:猎狗;第二行:小麻雀;第三行:老麻雀。

小结:原来词语里藏着故事的主要人物。 

4.出示第一自然段(出示表格 

师:快速浏览第一自然段,我们看看作者是怎么写清楚时间、地点的。

预设:打猎回来 林荫路上

小结:看来写清楚一件事情,要写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了。

板块三  理清脉络,把握内容

 

 

1. 师示范写:猎狗和老麻雀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能快速默读全文,说一说吗?

2. 1)引导:所以老麻雀想要……:吓退。

3. 生迁移填写并汇报:你能像刚才一样,快速默读全文,思考用哪个关键词概括他们的之前的事情吗?

2022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组第一次集体备课整理稿 

 

3.投屏比较: 我们来看看这2个同学写的,你更认同谁的写法?并说说理由

 

 

理清顺序:在第四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抓住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这个故事中,老麻雀想保护小麻雀是故事的经过,哪一部分是起因哪一部分是结果呢?请你在刚才梳理好的图示的内部括号里标注出来

小结:像这样设定好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就叫“事情发展的顺序”。 

4. 同桌合作说:试着利用这两个表格,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5. 展示说:谁想自我推荐?

 

小结: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这叫言之有序。

学习活动三:提取信息,聚焦过程写清楚

 

 

引导:事情的经过部分都是作者着重写的部分。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先聚焦这件事的经过部分请大家轻声朗读第四段,思考猎狗是如何攻击小麻雀的?

 

1. 师示范圈画:当猎狗看到小麻雀的时候,他张开大嘴,准备攻击。圈画“张开大嘴”,贴写在表格上。你发现了我填写的词语有什么特点?(动词)

2. 生学习迁移:你能像我一样,通过直接圈画、跳着圈或者概括法猎狗的动作,填写作业本第5题(2)的左半部分吗?

3. 投屏1生,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

4. 表演:你能演一演猎狗的动作吗?(1)我来读,你来演。读了描写猎狗的部分,你有什么感受?(猎狗的凶猛

5. 对比句子:猎狗冲小麻雀露出凶相。如果把句子改成这样,你觉得好不好?

6. 发现“清楚”第一招。原来用一连串的动作,能帮助我们把猎狗的凶相写清楚。

7. 小结学法:我们刚刚找句→圈词→串讲→谈感受→发现妙招

 

 

 

过渡: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找出老麻雀无畏的句子,圈画关键词,填写作业本58的右半部分。并和同桌交流。

 

(1)投屏2生:有不同意见吗?你们同意谁的想法?

(2)串读:你能把老麻雀的动词串起来说说老麻雀的做法吗?

(3)谈感受: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老麻雀?你从哪里感受到他的无畏?(勇敢、虽然害怕但是勇敢)

评价:看来写清楚动作,能帮助读者看到动物们的内心。

(4)小结:一连串的动作,把猎狗和老麻雀相遇的情形写得清清楚楚。 

3)第二招“描写听见的”:作者不仅写了自己看到的,还写了听到了,你发现了吗?(“尖叫”“发出嘶哑的声音”是听到的这就是第二招:写清楚听见的。

5)聚焦老麻雀的表现。对比句子:我们再来聚焦描写老麻雀的这句话。请你来读一读: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 

6)对比猎狗和老麻雀的动作,你有什么发现?(老麻雀的动作多)

追问:作者为什么把老麻雀的动作写得这么详细?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麻雀,作者主要是为了表现麻雀为了孩子,表现出来英勇无畏的精神。

小结:写清楚一件事,我们要把主要人物的动作写详细。

发现比喻句:你发现了什么?(比喻句)这是作者看到老麻雀产生的想象。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6)生交流句子的不同。 

思考:为什么把老麻雀比做石头?为什么不把老麻雀比做利箭?(老麻雀坚定的内心)小结:这是作者想到的,丰富的想象,能帮助我们读懂人物的内心,帮助我们写清楚一件事。我们发现“清楚”第三招:追加联想。

7)课文的第5段,像这样准将联想的句子还有么?你有什么感受?

(7)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最精彩的部分,你能说说收获了哪些“写清楚”小妙招。 
 

是的,全文仅仅360个字,用了这三分小妙招就能把故事写得清清楚楚,让我们感受到了老麻雀的英勇无畏。

学习活动五:迁移运用

1. 结合抽血活动:上星期,我们进行了抽血活动,这是同学们写的片段练习,你能谈一谈写清楚这件事,还需要增加哪些内容吗?

他的心里十分害怕,因为马上就要轮到他抽血了。他走到桌子旁慢慢坐下来。

抽血开始了!看到护士拿出的针筒,他趴在桌子上,伸出手。

终于结束了。

预设:增加时间 地点 其他人物

      增加起因:为什么要抽血?

      增加经过:抽血中,听到其他同学的哭泣声、询问声 增加联想

      增加结果:这次抽血的感受

2.选择一、二处增加听到的、想到的,把事情写清楚。

他的心里十分害怕,因为马上就要轮到他抽血了。他听到了(             ),心里更加紧张了。他的每一步都像(                 ),慢慢坐下来,好像椅子上(                  )。

抽血开始了!他趴在了桌子上,伸出手,捋起袖子。看到护士拿出的针筒,他立刻像(                       ),轻轻地闭上眼睛,腿开始发抖!脑子里一片空白。

终于结束了,他听到了(                                 )。

 

 

2. 片段练习:今天,我们来写一写抽血过程中,同学们勇敢的表现。     

 

 

总结,布置作业:

   2.布置作业摘抄最打动你的语句
2022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组第一次集体备课整理稿


《麻雀》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人物”分组识记生字词,借助插图和作业本理解“挓挲”的意思,会写“嗅”“庞”这两个易错字。 

    2.借助字典和交流平台,解读“写清楚”;借助作业本的图示和表格,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通过聚焦课后题,借助作业本,采用圈画关键词句,对比精读等方法,初步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写清楚,发现作者的“清楚小妙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难懂词语“挓挲”的意思; 

    2.借助图示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借助交流平台解读“写清楚”,抓关键词句,初步体会“清楚小妙招”。

 

 

板块  明确目标,理清脉络

(一)读篇章页,明确学习任务

1.出示单元篇章页: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习作单元的第一课。在学习之前,先来一起看篇章页。 你能说说这个单元的学习要求吗?(1生读

2.交流你认为怎么样才算清楚呢?(预设交流2

出示字典意思:词典里,对清楚有事怎么解释的呢?

生读(出示字典清楚的意思:清晰,明白,有条理

3. 出示交流平台:我们一起再来走进单元的交流平台,看看写清楚一件事,有哪些小妙招呢?你发现了吗?(红线标示,生读)

4. 顺口溜:一起来读一读这则顺口溜

起因。经过。结果要写清

时间 地点 人物不能少

按一定顺序写才算写清楚

眼见、耳听、心想一样很重要

过渡语: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麻雀》,看看作者是怎么把事情写清楚的。板书课题,齐读。

出示学习活动一

1. 检查字词:预习了课文,这些生字词,你会读了吗?请小老师带我们读一读。

 

(1)小老师领读

字音:“庞”和“愣”“拯”这三个字是后鼻音,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 

字形:“嗅”和“庞”这两个字比较容易写错,我们一起边写边记:嗅:“口字旁,臭字边,一点记心间”;庞:“广字头,巨龙藏里头,画龙点睛别忘咯”。 

生练习:请同学们在作业本的第一题,端正地书写一个。

字义:理解“挓挲”。 

结合插图:这里有一个词语有点难懂,你能借助课文插图,猜测“挓挲”的意思吗?

出示作业本:猜出来的同学,可以做一做作业本里的这道选择题了。

 

生演一演“挓挲”。你能演一演老麻雀吗?

读好句子:理解了词语的意思,相信你能读的更好了。

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1生读,齐读)评价:听出了你的朗读重音,感受到了小麻雀的害怕。

小结:看来借助课文插图,联系上下文等,都是理解难懂词语的好方法 

3.积累词语,发现秘密:我们再看看看这三行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行:猎狗;第二行:小麻雀;第三行:老麻雀。

小结:原来词语里藏着故事的主要人物。 

4.出示第一自然段(出示表格 

师:快速浏览第一自然段,我们看看作者是怎么写清楚时间、地点的。

预设:打猎回来 林荫路上

小结:看来写清楚一件事情,要写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了。

板块三  理清脉络,把握内容

 

 

1. 师示范写:猎狗和老麻雀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能快速默读全文,说一说吗?

2. 1)引导:所以老麻雀想要……:吓退。

3. 生迁移填写并汇报:你能像刚才一样,快速默读全文,思考用哪个关键词概括他们的之前的事情吗?

2022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组第一次集体备课整理稿 

 

 

 

 

 

理清顺序:在第四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抓住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这个故事中,老麻雀想保护小麻雀是故事的经过,哪一部分是起因哪一部分是结果呢?请你在刚才梳理好的图示的内部括号里标注出来

小结:像这样设定好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就叫“事情发展的顺序”。 

4. 同桌合作说:试着利用这两个表格,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展示说:谁想自我推荐?
小结: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这叫言之有序。

学习活动三:提取信息,聚焦过程写清楚

 

 

引导:事情的经过部分都是作者着重写的部分。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先聚焦这件事的经过部分请大家轻声朗读第四段,思考猎狗是如何攻击小麻雀的?

 

1. 师示范圈画:当猎狗看到小麻雀的时候,他张开大嘴,准备攻击。圈画“张开大嘴”,贴写在表格上。你发现了我填写的词语有什么特点?(动词)

2. 生学习迁移:你能像我一样,通过直接圈画、跳着圈或者概括法猎狗的动作,填写作业本第5题(2)的左半部分吗?

3. 投屏1生,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

4. 表演:你能演一演猎狗的动作吗?(1)我来读,你来演。读了描写猎狗的部分,你有什么感受?(猎狗的凶猛

5. 对比句子:猎狗冲小麻雀露出凶相。如果把句子改成这样,你觉得好不好?

6. 发现“清楚”第一招。原来用一连串的动作,能帮助我们把猎狗的凶相写清楚。

7. 小结学法:我们刚刚找句→圈词→串讲→谈感受→发现妙招

过渡: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找出老麻雀无畏的句子,圈画关键词,填写作业本58的右半部分。并和同桌交流。

 

(1)投屏2生:有不同意见吗?你们同意谁的想法?

(2)串读:你能把老麻雀的动词串起来说说老麻雀的做法吗?

(3)谈感受: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老麻雀?你从哪里感受到他的无畏?(勇敢、虽然害怕但是勇敢)

评价:看来写清楚动作,能帮助读者看到动物们的内心。

(4)小结:一连串的动作,把猎狗和老麻雀相遇的情形写得清清楚楚。 

3)第二招“描写听见的”:作者不仅写了自己看到的,还写了听到了,你发现了吗?(“尖叫”“发出嘶哑的声音”是听到的这就是第二招:写清楚听见的。

5)聚焦老麻雀的表现。对比句子:我们再来聚焦描写老麻雀的这句话。请你来读一读: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 

6)对比猎狗和老麻雀的动作,你有什么发现?(老麻雀的动作多)

追问:作者为什么把老麻雀的动作写得这么详细?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麻雀,作者主要是为了表现麻雀为了孩子,表现出来英勇无畏的精神。

小结:写清楚一件事,我们要把主要人物的动作写详细。

发现比喻句:你发现了什么?(比喻句)这是作者看到老麻雀产生的想象。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6)生交流句子的不同。 

思考:为什么把老麻雀比做石头?为什么不把老麻雀比做利箭?(老麻雀坚定的内心)小结:这是作者想到的,丰富的想象,能帮助我们读懂人物的内心,帮助我们写清楚一件事。我们发现“清楚”第三招:追加联想。

7)课文的第5段,像这样准将联想的句子还有么?你有什么感受?

(7)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最精彩的部分,你能说说收获了哪些“写清楚”小妙招。 
 

是的,全文仅仅360个字,用了这三分小妙招就能把故事写得清清楚楚,让我们感受到了老麻雀的英勇无畏。

学习活动五:迁移运用

1. 结合抽血活动:上星期,我们进行了抽血活动,这是同学们写的片段练习,你能谈一谈写清楚这件事,还需要增加哪些内容吗?

他的心里十分害怕,因为马上就要轮到他抽血了。他走到桌子旁慢慢坐下来。

抽血开始了!看到护士拿出的针筒,他趴在桌子上,伸出手。

终于结束了。

预设:增加时间 地点 其他人物

      增加起因:为什么要抽血?

      增加经过:抽血中,听到其他同学的哭泣声、询问声 增加联想

      增加结果:这次抽血的感受

2.选择一、二处增加听到的、想到的,把事情写清楚。

他的心里十分害怕,因为马上就要轮到他抽血了。他听到了(             ),心里更加紧张了。他的每一步都像(                 ),慢慢坐下来,好像椅子上(                  )。

抽血开始了!他趴在了桌子上,伸出手,捋起袖子。看到护士拿出的针筒,他立刻像(                       ),轻轻地闭上眼睛,腿开始发抖!脑子里一片空白。

终于结束了,他听到了(                                 )。

2. 片段练习:今天,我们来写一写抽血过程中,同学们勇敢的表现。     

总结,布置作业:

   2.布置作业摘抄最打动你的语句
2022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组第一次集体备课整理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