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统编本二年级下册第19课《大象的耳朵》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陈璀

(2018-07-13 08:50:02)
标签:

教育

统编本二年级下册第19课《大象的耳朵》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陈璀

教材内容

统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九课《大象的耳朵》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大象的耳朵》是部编本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围绕“改变”这个主题,编排了四篇引人入胜、有思维价值的童话故事。《大象的耳朵》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围绕大象的“耳朵”展开。讲述了一群小动物都说大象的耳朵耷拉着有问题,于是大象也对自己的耳朵产生了怀疑,想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结果反而遇到麻烦的故事,告诉学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道理。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也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初步学习了一些基础的阅读方法,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指导学习方法包括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方法,积累语言,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低年级的学生都非常喜欢这样的故事,在教学时应该灵活运用多种识字和朗读方法,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教学目标:

1、通过随文识字,认会“耷、咦”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似、扇”,会写“扇、痛”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好小动物们对话中的问句。

3、引导学生想象小动物的问话和大象的想法,让学生明白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教学重点:

认会9个字,会写2个字。读好小动物们对话中的问句。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小动物的问话和大象的想法,引导学生明白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教学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目标中“识字中要求学生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并学会独立识字的方法,努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阅读中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能借助图画阅读。还要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等要求,设计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在朗读和想象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法、朗读感悟法

学法指导:

朗读表演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编儿歌,激趣导入

1.师生合作,仿照《比尾巴》创编儿歌《比耳朵》。

谁的耳朵长?兔子的耳朵长。

谁的耳朵尖?猫的耳朵尖。

谁的耳朵大得遮住脸?大象的耳朵大得遮住脸。

2.导入新课。大象的耳朵确实很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就叫《大象的耳朵》。

板书课题并齐读。

【设计意图:师生一问一答,创编儿歌,一方面顺势导入本课的学习,另一方面又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多样识字。

1、出示大象图片,大象的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交流。

2、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shì的耷da拉着。

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理解“耷拉”的意思。

出示句子比较读: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有虫子来的话,大象只要把她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们赶跑。学习多音字 “似” “扇”。

出示读音,学生口头组词。

3、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交流识字方法。

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认识生字“咦”。

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

认识生字“竖”。

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把耳朵撑起来。

认识生字“竿”。

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读准儿化音,认识生字“舞、痛、烦”。

4、小结识字方法。

5、指导观察并书写“扇、痛”两个生字。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预习,认识生字,引导学生用联系生活、加一加、形声字、图片、动作等多种方法识字;通过观察、示范、练习、评价的方法书写两个左上包围的字,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中大象说的话,想想大象的耳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大象说的三句话。

2、大象的耳朵随着他想法的改变也有变化,交流。

板书:耷拉-竖起-耷拉

3、小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延续第六单元教学重点“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利用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旨在巩固方法,促进理解。】

四、引导想象,感受变化

1、默读课文1-7自然段,画出小动物对大象的耳朵有疑问的句子。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子。

1)、出示小兔子和大象的对话。

指名分角色朗读。指导读好问句。

 随机采访学生:大象啊,听到小兔子的话,你怎么想的?

 感受大象最初的想法“生来就这样”。

2)出示句子:小羊_____地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你能加个提示语吗?(惊奇、疑问、关心等语气)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听到小羊也这么说,大象心里会怎么想呢?

3)对大象的耳朵有疑问的可不止小兔子和小羊呢,出示插图,观察:还有哪些小动物?他们又是什么表情?

  想象小鹿、小马和小老鼠的话,指名学生交流。

  随机采访学生:现在你心里怎么想呢?

2、指名学生朗读第八自然段,了解大象想法的改变。

3、小动物们都觉得大象的耳朵有问题,大象的想法也发生的改变,体会大象的心情,齐读这一段。

【设计意图:通过分角色朗读、想象、采访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了解大象想法的改变,并在交流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以达成重点,突破难点。】

五、课堂小结,推荐阅读

1、大象让耳朵竖起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他的耳朵为什么又耷拉下来了?我们下节课学习。

2、推荐阅读《折耳兔瑞奇》。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对下节课充满期待,推荐给学生另一个关于动物耳朵的故事,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主旨,又能拓展他们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板书设计

19.大象的耳朵

耷拉   生来就这样

竖着   有毛病

耷拉  

 

【设计意图:把大象耳朵的变化和想法的变化板书出来,让本课重难点一目了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