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

标签:
汉元帝石显汉成帝张谭韦玄成 |
分类: 古代名人 |

匡衡(生卒年不详),字稚圭,东海郡承县(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人,西汉丞相,经学家。
匡衡家世代务农,因为家里穷,匡衡没钱上学。后来,匡衡跟一个亲戚学认字。匡衡买不起书,就给有钱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匡衡长大后,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会书。匡衡家买不起点灯的油,晚上没灯。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书,突然看到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走前一看,原来是邻居家透过来的灯光。匡衡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些,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这就是传颂中的“凿壁偷光”的故事。
匡衡曾拜师学习《诗经》,对《诗经》的理解十分独特透彻。汉朝规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即可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考得甲科者,可为郎中,得乙科者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补文学掌故。匡衡9次考试,都只中丙科,被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
公元前48年,汉元帝继位后,任匡衡为郎中。后来,匡衡曾上书汉元帝“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内外,近忠正,远巧佞。任温良之人,退刻薄之吏,显洁白之士,昭无欲之路”,推广道德教化,弘扬礼让仁和之风。匡衡得到汉元帝的赞赏,又被升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前47年秋,宦官石显任中书令。汉元帝因生病,无法亲理朝政,就把各种政务都委任给石显。石显极其狡诈,常用各种莫名其妙的理由打击别人。张猛、京房、陈咸、贾捐之、苏建等人都揭发过石显专权,石显一一定其罪过。从此以后,官员们都非常害怕石显。
汉元帝十分喜爱《诗经》,曾多次听匡衡讲《诗经》。几年后,匡衡又升任御史大夫。
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逝,匡衡任代丞相(后转任丞相),被封乐安侯(食封土地31万亩,但匡衡利用郡图之误,私自扩大食封土地4万多亩)。
前33年7月,汉元帝去世,太子刘骜继位,是为汉成帝。几个月后,匡衡和御史大夫张谭等人联名上疏列举石显的罪恶,石显被免职,与妻儿返故乡,死在路上。
不久,司隶校尉等告匡衡“专地盗土”(扩大封地),匡衡被贬为庶民,返回故里。几年后,病死于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