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孙弘论“和”

(2023-04-05 08:36:43)
标签:

公孙弘

分类: 百家争鸣

             公孙弘论“和”

 

西汉丞相公孙弘曾著有儒家著作《公孙子》,现已失佚。

公孙弘讲求德政,认为“天德无私亲,顺之和起,逆之害生”。

公孙弘认为任何两种事物都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便是“和”。管理层和民众是对立的,但管理层如“和德”,百姓就会“和合”,从而达到和谐的局面。作为个人来说,心气、气形、形声都是相互对立的,但“心和”就会“气和”,“气和”就会“形和”,“形和”就会“声和”。公孙弘通过对立统一关系把天地联系起来,认为“声和则天地之和应矣”,就会“天人合一”。公孙弘认为,“和”也存在于自然界之中,“故阴阳和,风雨时,甘露降,五谷登,六蓄蕃,嘉禾兴,朱草生,山不童,泽不涸,此和之至也。”管理层只有把握住“和”,才能使“麟凤至,龟龙在郊,河出图,洛出书,远方之君莫不说义,奉币而来朝”。

公孙弘提出:要节俭,要轻徭薄赋,爱惜民力,为百姓创造良好的生产与生活条件。用人要因任授官,任人唯贤,赏罚分明,使官尽其责,人尽其才。公孙弘认为,要使民众信服,管理层只要做到“业之”、“理得”、“有礼”、“爱之”,才能使民众“不争”、“不怨”、“不暴”、“亲上”,“礼义者,民之所服也。”同时,光有礼义还是不够的,还要明赏罚,“法不远义、和不远礼”,只要“赏罚顺之”,才能使“民不犯禁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公孙弘
后一篇:季振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