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孝成王(赵丹)

标签:
赵惠文王赵胜廉颇赵括虞卿 |
分类: 古代名人 |

赵孝成王(?——公元前245年),嬴姓,赵氏,名丹,赵惠文王之子,战国末期赵国君主。
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赵丹继位,是为赵孝成王。
前262年,秦军攻克韩国的野王(古地名),韩国上党郡与本国的联系被切断。上党郡守冯亭欲将上党送给赵国,赵孝成王相当高兴,派平原君赵胜前往接收上党。
前261年4月,秦国派王龁领兵进攻上党,意欲一举兼并之。赵将廉颇领兵20万救援上党,韩国上党郡守冯亭率残部归附于廉颇军中。秦军攻击突破赵军防线,赵军被迫往长平方向退却,于百里石长城全线布防,居高临下抵御秦军,秦军无计可施。秦相范雎派人行反间之计,在赵国大肆宣扬说:“秦国最怕赵奢的儿子赵括任主将,廉颇容易对付,他准备要投降了。”年轻气盛的赵孝成王早已恼怒廉颇领军伤亡太多,又坚守营垒不敢出战,临阵换将,以赵括替代廉颇为长平主将。虽然赵括母亲力谏,指出只知纸上谈兵的赵括不适合担此重任,蔺相如也说:“赵括只会读他父亲遗留的兵书罢了,并不懂得灵活应变。”但赵孝成王不听,仍用赵括。
前260年夏,赵括接管长平45万赵军后,立即改变原有的部署,准备主动出击,收复上党。秦国得知消息后秘密派遣白起接替王龁指挥秦军。赵括在对秦军知之甚少的情况下,指挥主力攻击秦军。秦军接战不久后便诈败,把追击的赵军主力引诱包围在将军岭与韩王山之间的山谷里。被困46天后,赵括在突围时被秦军射杀。赵军伤病饿殍无法再战,只得投降。后白起令全部坑杀赵军俘虏40万人,只有240名年纪幼小的赵兵被放归赵国。
前259年,秦将王陵率秦军30万人,包围赵都邯郸。后秦国又派王龁、郑安平率军增援攻城。这时,赵国的形势非常危急,赵国丞相平原君赵胜向楚魏求救。
前257年12月,信陵君魏无忌统领魏兵8万开赴邯郸,与此同时,楚国也派出春申君黄歇率兵10万救援赵国。魏军击于西,楚军击于东,赵军应于内,秦军三面受敌,全线崩溃,被迫撤回秦国。秦将郑安平所部两万余人被联军团团包围,只好降赵,邯郸之围遂解。
包围邯郸的秦军被击退后,赵孝成王却准备割出6座城邑向秦国求和。虞卿对赵孝成王说:“秦军被打得疲顿而回,可是大王却把秦军不能夺取的土地白白送给秦国。假如秦国明年又来攻赵,大王岂不是又要割地求和吗?那么秦国年年谋取赵国土地的打算就不会停止了。况且赵国的土地有限而秦国的贪欲无限,拿有限的土地去应付无限的秦国要求,那势必不会再有赵国了。”虞卿还建议说:“还不如把这6座城邑送给齐国,齐国得到6座城邑,就会与我们合力攻打秦国。大王把齐赵结盟的事宣扬出去,秦国就会来求和了。”赵孝成王听后说:“好极了。”就派虞卿出使齐国。结果虞卿还没返回赵国,秦国派来求和的使臣就已经来到赵国了。赵孝成王于是封了一座城邑给虞卿。
前251年,燕相栗腹出使赵国。栗腹返回燕国后对燕王喜说:“赵国年轻力壮者都在长平之战中战死,他们的孤儿还未成年,可以趁机取赵。”燕王喜于是派栗腹率部攻伐鄗邑,卿秦率部攻伐代邑。赵孝成王派廉颇率军在鄗邑击破栗腹之军,乐乘率军在代邑击破卿秦之军。后来,廉颇还率部包围了燕都蓟城,燕国人请和,赵军解除对燕都的包围。
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太子赵偃即位,是为赵悼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