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芈起)

标签:
秦昭襄王魏冉范雎王龁苏代 |
分类: 古代名人 |

白起(?——公元前257年),芈姓,白氏,名起,楚平王之孙白公胜后代,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辅佐秦昭襄王,屡立战功,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是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
前294年,白起担任左庶长,领兵攻占韩国新城(今河南伊川县西)。
前293年,韩魏联军扼守崤函以阻秦东进,秦相魏冉推荐白起为主将,出兵攻打韩魏。白起采用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法,率秦军主力军绕至韩魏联军后方,击破联军后方留守之军,将韩魏联军主力包围于伊阙,最终灭韩魏联军24万人,俘虏魏将公孙喜。又渡黄河攻取韩国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
前292年,白起升任大良造,发兵攻魏,一举夺取魏城61座。
前286年,白起攻打赵国,夺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市西)。
前280年,白起伐楚,楚军败,割上庸、汉水以北土地给秦。
前279年,秦国再次伐楚,白起率军先夺鄢、邓等5座城池(今襄州),后分3路快速突进楚境,包围楚国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
前278年,秦军攻占楚都,楚军溃退到陈(今河南淮阳),楚顷襄王将陈作为都城,仍称作郢。白起被封为武安君。
前273年,白起率军攻打救援韩国的赵魏联军,于华阳(今河南新郑北)斩韩赵魏联军13万。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溺毙赵卒2万。
前264年,白起攻打韩国陉城,攻陷5城,斩韩军5万。
前262年,秦军攻伐韩国的野王(古地名),韩国上党郡与本国的联系被切断。
前261年4月,秦国派王龁领兵前往上党,意欲一举兼并之。廉颇领兵20万救援,韩国上党郡守冯亭率残部归附于廉颇军中。秦军攻击突破赵军防线,赵军被迫往长平方向退却,于百里石长城全线布防,居高临下抵御秦军,秦军无计可施。秦相范雎派人施反间之计,在赵国大肆宣扬说:“秦国最怕赵奢的儿子赵括任主将,廉颇容易对付,他准备要投降了。”年轻气盛的赵孝成王早已恼怒廉颇领军伤亡太多,又坚守营垒不敢出战,临阵换将,以自己喜爱的年轻将领赵括替代廉颇为长平主将。
前260年夏,赵括接管长平45万赵军后,立即改变原有的部署,准备主动出击,收复上党。秦国得知消息后秘密派遣白起接替王龁指挥秦军。赵括在对秦军知之甚少的情况下,以主力攻击秦军。秦军接战不久后便诈败,把追击的赵军主力引诱包围在将军岭与韩王山之间的山谷里。
前260年9月,在被困46天后,赵括在突围时被秦军射杀。赵军伤病饿殍无法再战,只得投降。后白起令全部坑杀赵军俘虏40万人,只有240名年纪幼小的赵兵被放归赵国。
长平之战后,白起拟乘胜灭赵。韩国和赵国派苏代前往拉拢秦相范雎说:“赵国一亡,白起将被封为三公,您能在白起之下吗?不如让韩、赵割地求和,不让白起再得灭赵之功。”于是范雎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秦昭襄王应允。
前259年,秦昭襄王欲以白起为将攻邯郸,白起对秦昭襄王说:“邯郸实非易攻,暂不可攻赵。”
秦昭襄王连派王陵、王龁率部围攻邯郸,久攻不下。楚国派春申君黄歇与魏公子信陵君魏无忌率兵反攻秦军,秦军伤亡惨重。
前258年3月,秦军战败消息不断传来,秦昭襄王更迁怒于白起,命他即刻动身不得逗留,白起只得带病上路。
前257年11月,秦昭襄王与范雎商议,认为白起迟迟不赴前线,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白起仰天长叹:“我对上天有什么罪过,竟落得如此下场?”过了好一会儿,他又说:“我本来就该死,长平之战,赵军降卒40万人,我把他们全部埋了!”说完自杀。
白起墓位于咸阳城东郊,渭河北岸任家咀,墓呈园形,底部直径19米,墓高8米。
2009年4月,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白起后裔在白起祠原址上修建了新白起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