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提倡礼法
(2022-04-02 14:53:23)
标签:
荀子孔子孟子 |
分类: 百家争鸣 |
孔子提倡仁,孟子提倡义,荀子提倡礼法。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有恶,须要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
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希望借助圣人的教化,转变百姓的性情,但是荀子认为圣人更重要的作用在于能够“使天下皆出于治”。
荀子注意到,人与动物的不同而且优于动物的地方,是人能“群”。而人所以能“群”者,在于“分”。“分”即是建立社会等级,从事不同的社会分工,以面对自然,战胜自然。将社会分为上下有序的等级,以解决基于物欲的争斗。“分”的标准在于“礼义”,即礼法和伦理。荀子认为在治礼的过程中,不能只顾及人的欲望,而要让物与欲两者相持而长,在物质的增长和欲望的增长之间保持平衡。
在荀子看来,人的天然本性是追求利欲的,而礼的作用则是对人的利欲的无限追求作出限制。为了确保公共秩序的正常运转,礼的遵循不免要依赖于一种强制性,即“法”。荀子认为,礼是介于义和法之间的一个范畴。在义礼并称时,礼是指道德。在礼法并称时,礼是指规定。荀子是力求在顾及到利欲追求而又坚持道德的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