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论“仁”
(2021-07-22 09:19:19)
标签:
孟子孔子 |
分类: 百家争鸣 |
“仁”,孟子解释,就是“人心”。“仁”是一个古老的思想范畴,是孔子最高的道德理想。孟子也重仁,提出仁义礼智四德。“仁义”是孟子道德论的核心思想。
怎样才算是“仁”呢?根据《孟子》一书可以概括为:第一、亲民。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第二、用贤良。“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尊贤使能,俊杰在位。”“贤者在位,能者在职。”第三、宣扬“民为贵”、“君为轻”,提倡在一定的范围调和统治者和劳动人民的关系。第四、同情心。要求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来治民,认为这样做便能得到欢迎和拥护。第五、杀无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
孟子提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