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礼经》是儒家的伦理道德经典

(2020-07-10 08:48:44)
标签:

《周礼》

《仪礼》

《礼记》

孔子

刘向

分类: 百家争鸣

        《礼经》是儒家的伦理道德经典

 

《礼经》包括《周礼》《仪礼》《礼记》三部儒家经典,讲述古代典章礼仪制度,反映儒家伦理道德、社会思想及主张。

华夏民族素称“礼仪之民”,孔子曾设《诗》《书》《礼》《乐》以教弟子,孔子及弟子对《礼》进行加工整理,使它成为儒家的经典。

一般认为,《周礼》是由西周周公旦撰著,东周孔门弟子加工,西汉刘向父子改编而成。刘向、刘歆父子将《周礼》编为6篇,分别是《天官冢宰》、《地官大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大司马》、《秋官大司寇》和《冬官大司空》。《周礼》一书显示,社会各个方面,均在一个统一的“礼”之下行事。天子、诸侯、公卿、大夫、士,乃至“万民”,均依既定的礼仪行事,从而形成上下相安、万民和谐的礼仪之风。

《仪礼》,相传为孔子所编。《仪礼》记载了周朝不同等级的人们,在不同场合,待人接物,衣食住行所要遵循的一些礼节、仪式。如冠礼、婚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丧礼等等,其礼仪规矩非常繁琐。

    《礼记》是孔门弟子及其后学者学习《礼经》的心得汇编,经西汉中期戴德、戴圣叔侄二人分别编选成《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礼记》内容丰富而又庞杂。其中《礼运》、《礼器》、《学记》、《乐记》、《经解》、《中庸》和《大学》等篇,系统地阐述了儒家的社会、伦理观念和哲学思想。《大学》和《中庸》两篇,已与《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与五经具有同等地位,成为研究早期儒家思想和古代社会状况的必读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