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案例分析
(2018-12-14 10:08:59)分类: 原创 |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案例分析
一.
现行的英语词汇教育现状可以总结如下:
1.
2.
3.
4.
二.
1.
2.
3.
三.
1.
2.
这是一堂笔者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结合本人对词汇教学方法的实践积累和思考进行设计的一堂探究课。该课创造性地选择了授课内容,对使用性较强的词汇方法进行了整理与补充,改变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了一次实验和探究。
该课的中心话题是“雾霾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内容引发学生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和思考。该课旨在启发学生去思考自我梳理知识和自主学习的模式,让学习过程有一个延续的趋势。同时,提供一次实际运用英语表达交流思想的机会,增强使用英语的信心。
四、学情分析:
笔者首先考虑为什么和怎么上这节课,使教学目标的设计实在可行。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活动、学习热情、表现欲望和合作精神是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提高和培养的。怎样使得一节课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所思考和帮助,也是笔者要考虑的问题。综上因素,根据学情,笔者采用活动式的教学方法上一堂关于词汇学习的课,期待对今后的学习中新旧知识的连接有所帮助;同时注意运用鲜活真实的语言材料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答题的兴趣,同时便于设题。兼顾设计内容简单化,便于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在互动中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
五、教学目标
1、学习并改善词汇学习的效果;
2、能根据词汇的构成特点,归纳整理学习和记忆的方法;
3、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和谐社会的发展。
六、设计理念: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加强了对词汇的要求,高中阶段从原来的1800~2000个增加到33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词汇量掌握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高低。
英语单词的学习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磨练。新教材的词汇的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新,长,杂,多。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效果不甚理想,影响了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怎样继承传统的词汇教学的精华,把行之有效的方法介绍给学生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掌握生词和短语除了坚忍不拔的毅力之外,还需要两样东西:已经掌握的单词和短语和不同的记词法。因此,将生词与熟词以各种方式捆绑记忆,是诀窍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经过归类的知识要比零散的知识记得牢固。因此,综合运用多种记忆法,将词汇以链式或发散式的形式联系,而非一盘散沙,是诀窍之二。这样,既可以系统整理要记忆已经学会的词汇,又可以使其以有效的方式扩展词汇量。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七、教学过程:
Step I lead—in
Skill one: the diversion of words’ part of speech
Greet with a typical tongue-twister.
1.
2.
3.
[设计说明]:一开始以一则英语绕口令和绕口令竞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具体分析一个典型,挖掘例子中的同词不同词性的特点,引出第一种词汇学习和记忆方法—词性转化法;同时,引入课题,开始引导学生去探求总结不同的方法。
Step II While—teaching
Skill two: meaning--guessing
1.
2.
[设计说明]:
1.
2.
3.
Skill 3: Trunks
1.
2.
3.
4.
[设计说明]:延续“雾霾”的话题,过渡到词块学习法,借此话题,罗列一组常用的词组,留出空格,让学生回顾,讨论,补充完整;根据意思, 围绕中心话题,以一篇描述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的文章填空形式灵活运用此方法。
Skill 4: affix
1.
2.
Teacher: This event has aroused great attention among the public and it has been a long time after it is exposed. But even today I still can’t believe it.
[设计说明]:以一句号召“让我们绿色的生活”引出高中阶段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学习和积累法--词缀法,包括通过前后缀的变化,改变词性和词义;并通过话题的深入设计练习加以强调和巩固。
Skill 5: Essay appreciation
1.
2.
Teacher: During the event, my worry about our environment never stopped.
设计说明:
1.
2.
Step III. Summary
1.
2.
Step V. Assignment
Teacher has some exercise delivered to the students to discuss and finish after class.
八,课后反思:
反思1: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而学习需要是学生长期坚持的内驱力。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饿学习愿望和学习意想。 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创造环境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挖掘学生的内驱力。
反思2: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这里, “建构”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的过程。在这种构件过程中, 一方面,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需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另一方面, 对原有知识经验的运用又不是简单的提取和套用, 个体同需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也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即同化和顺应两方面的统一。学习词汇就是学生建构词汇的过程,在词汇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应将新旧知识建立起某种联系,并通过图表将知识形象化的联系起来,以便于学生长久地贮存。
参考文献:
[1] 王笃勤2002.
英语教学策略论。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 束定芳 2003 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FLT in China: Problems and suggested solution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李志欣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7年第12期
[4] 张文武
[5]
[6]《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