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Unit4Howlifebeganontheearth教学反思
(2018-12-12 17:23:06)| 分类: 原创 |
本次我授课的题目是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三Unit 4 Astronomy: the science of the
stars的阅读部分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从最初的准备到正式开课,经过认真的钻研教材,在借鉴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时间仔细的研读文本,深入了解教材编排的特点、意图及文本折射出的深层次的内涵,进行了大胆的取舍与整合,力求自己的授课内容及过程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我还制作了简单、实用的多媒体课件,作为我授课的辅助工具,让其能够很好的为我的课堂教学服务。整个这一过程即紧张充实也很具有挑战性。回顾我上课的过程,收获还是颇多的,有成功之处需要继续发扬,也有瑕疵值得探讨尚需改进的地方。下面我再具体谈一下我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体会。
一.认真研究教材,紧扣课本,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步骤。
本单元的阅读部分讲述了“地球生命的起源”。水的形成使得地球有别于其他星球,它使得地球上生命的诞生成为可能。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生命首先诞生于水,然后通过上百万年后,陆地上才长出绿色植物,然后出现陆栖动物和水陆两栖动物。最初的动物靠孵化繁衍后代,后来出现了哺乳动物。文章最后讲述的现象发人深省:
The earth may become too hot for the lives on
it.它关系到地球上生命的未来。就本节课来说,学习目标为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也不仅仅是让他们了解一些天文学方面的知识—地球以及地球上生命的发展,更主要的目标是让学生知道我们人类最后的到来已经对地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现在要如何保护和拯救我们的地球。围绕目标,设计了从导入、跳读、快读、精读、讨论、小结到作业布置等教学步骤。
二.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展开教学。
1.图片展示引入本课话题
通过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图片,借助想象力,对图片的内容进行推测。由这些图片推断出本课的内容是地球以及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发展,通过图片自然过渡到阅读,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也会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进而集中精力进入本课的话题。
2.交际法教学鼓励学生积极讨论交流、使用英语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成为重点
本节课的几个阅读环节是真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环节,因此环环相扣很重要。从How did the universe
begin引入,找出每一段的main
idea,地球上生命起源及发展的排序,到细读文章,再到最后的讨论。学生的参与是逐步深入的。尤其是detailed
reading部分,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听的形式完成True or
False问题,之后用一个小短文填空的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第二部分让学生自问自答形式完成,经过讨论后学生的热情很高涨,完成的情况特别好,之后请一位同学以讲座的形式给同学们复述地球上生命的发展。
3. 情感升华。人类没有好好照顾地球,以至于造成了很多问题,学生们意识到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最后的讨论,人类没有好好照顾地球,以至于造成了很多问题,学生自然想知道并分析其原因,并且可以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及建议,不断地进行观点的交锋、激烈的讨论;而经过讨论后,学生们也了解了所有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都是因为人类的活动。而作为人类的一员,以及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不断的遭到破坏,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自然也开始不停的报复人类,为了能够更好的做到与地球和谐共处,学生们也就自然的想要找出保护地球的方法。讨论之后的方法使所有的学生都意识到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而我所希望的正是使学生能够成为保护地球的宣传者,所以最后一个学生活动我设计为总结所有同学所采取的保护地球的措施,以期达到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保护地球的伟大工程中来。
三.兴趣的培养与教师的积极引导两者的完美配合是至真至美的教学艺术。
这一节公开课我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多种形式、方法鼓励和引导学生使用语言,让学生们积极地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去,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中心,教学目标也在四十五分钟内顺利完成。一节公开课的开展对于执教者来说不仅仅是上一堂课而已,留给我们的思考有很多很多。静下来反思我们的教学实际,我们不禁要问:每一堂课都是这样充分准备的吗?每一堂课师生都这样充满激情吗?每一堂课都是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训练吗?让我们多一些准备与思考,多一些精彩与完美,少一些遗憾吧!当然,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达到完美,课堂教学更是如此。正是因为存在着这样的缺憾,才能让教师和学生从中受益,获得宝贵的经验,不断的让课堂教学逐渐变得有声有色。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改正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以同样认真的态度为学生上好每节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