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小游多品味,南风海韵古炮台

标签:
潮汕旅游汕头石炮台崎碌炮台国防教育 |
分类: 国内旅游 |
自驾到海南儋州休息几天后,便出发到潮汕旅游。海口飞揭阳潮汕国际机场,机场展示有汕头双面绣及雕瓷通花瓶等特色工艺品。汕头自古为“粤东门户,华南要冲”,是粤闽两省中转站,亦“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码头。
潮汕现指潮州、揭阳和汕头三市,在隋唐宋元明清时统称潮州,即“潮水往复之洲”。1907年孙中山领导同盟会成立后首次起义便是在潮州举行的黄冈起义,并第一次打出青天白日旗和成立了国民军政府。
下午游览汕头金平区海滨路崎碌石炮台公园。该炮台是晚清粤东地区抵御外来侵略的主要海防军事设施。用时五年,耗资八万银元,于清光绪五年完成。与隔岸早些年建成的苏安山上炮台遥相呼应,紧扼汕头海湾出入口,承担起保护东南国土重担。
秋高气爽,天蓝如洗,古榕绿荫似伞。门前摆放两门英国19世纪铸造的阿姆斯特朗古铁炮,重7000公斤,如虎生威。为汕头铸钢厂大炼钢铁时回收却没有熔炼的大炮,成为宝贵历史文物。沿护台河漫步,触摸古炮台岁月斑驳墙体,感慨历史巨大变迁。
崎碌石炮台呈圆环形,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外城墙高达6米,以贝壳灰砂、熟糯米掺红糖浆调合夯筑而成,至今结实坚固。有传统牌楼式东西辕门相望。宽20多米的护台河环绕炮台,四周高低特色不同的建筑倒影在水面十分清晰。
炮台上下两层,各设18个炮位和若干枪眼。底层炮巷贯通炮台,长300米,高4米,用花岗石采用古代十字园穹顶拱券砌筑,为安全放置炮弹和炮兵休息。炮台四周有若干拱石大门,整个石炮台坚固严密,最大一座火炮射程可达十五、六华里。
沿内城墙有贴墙较隐蔽的27级石阶,呈波纹型便于车轮滚动,向炮台上下运送炮车、弹药。炮台上有几十个通风报话塔,上下传达信息及供底层通风采光。炮台上有船型点将台,用于指挥及观看兵丁操练,旁有一条螺旋石台阶可快速上下通往炮巷。
内城堡有上万平方米的宽阔广场排阵训练。广场东北角有一口当时驻军生活饮用的淡水井。虽然水井据海边不到百米,水质却甘甜清纯。该炮台为国内设计独特,整体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军事设施。
崎碌炮台的创建人,是清朝从潮州总兵上任广东水师提督的方耀,后于行军中暑,卒于任上。崎碌片区亦是中西文化交流区,附近集结了德国、荷兰、法国、美国等领事馆,教堂及洋商会馆。辛亥革命后,炮台的火炮却被军阀以废铁卖给了日本。
沿炮台周边道路上石刻记录了中国近代所有海战记事,提醒后人不能忘记被欺负和艰难崛起的历史。旁边建有崎碌炮台展览馆,详细介绍中国海军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有从宋代开始的潮汕海防大事记,有古代各种战船,辽宁号等航母模型。知识性、可观姓极强。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部队之后,辗转南下经福建,9月下旬到广东潮州,尚有主力六千余人,在崎禄片区坚持了7天后,革命委员会和起义军领导人进入海陆丰地区继续坚持革命。
1983年在石炮台周围扩地58亩,建设成汕头市石炮台公园。是汕头唯一的国防教育主题公园。世界狼烟不断,战备教育及防卫必不可少。崎碌石炮台也当之无愧成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是:
海域辽阔须守卫,炮台聚阵显国威。四海烽烟不时起,有备无患永不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