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山盛九华,名刹古寺冠天下

喜欢山水风景,亦赏文化艺术寺观胜迹,九华山是老年出游浏览的最后一个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九华山位于安徽池州市青阳境内,九大主峰如九朵莲花,千姿百态林立群峰中,镶嵌众多古今丛林禅院,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首批5A景区、也是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
佛教自东汉传入,至唐代达到鼎盛。焉知物极必反,公元845年唐武宗推行道教,拆除四千多寺院,勒令二十多万僧尼还俗。九华山佛教衰微,到宋代逐渐恢复二十余座寺庙。明清时到达鼎盛。经太平天国、抗日战争后寺庙所剩无几,现在是九华佛事最兴盛的时候。
九华山最高峰海拔1300多米,现有寺庙99座(有说104座),有9座为全国重点保护寺院,僧尼近千,佛像过万。从唐至今保有16尊肉身僧尼,有5尊可供观瞻。寺庙依山傍势灵活建造于悬崖峭壁上、或山林幽谷间,高低错落,与自然风光浑然一体,独特而壮观。
住宿在仅有十多年历史,为九华山旅游服务的九华新街,各档次酒店鳞次栉比,夜晚灯火灿烂。清晨成排穿着各种花色衣服的当地妇女,在河边石蹬间隙水流中辛勤洗涤衣物,也成为了一道靓色。规模浩大的游客换乘中心广场,从早到晚人流涌动,车来车往,十分热闹。
九华山寺院众多,旅游揽胜,非磕头烧香拜佛,没必要面面俱到。选择东线,游青山环抱的九华老街,再乘索道上观音峰、莲花台、古拜经台;下来乘缆车游百岁宫等。约小一天时间。老九华街依山傍水,树木繁盛,佛门相连,香烟火烛缭绕,禅音佛乐漂荡,热闹繁华。
九华山祇园禅寺始建于明代,清代多次重修和增建。高大山门牌楼连成一体,黄瓦赭墙,广场宽阔,气势辉宏。巍峨石墙下似有小小土地庙,已有信徒心地虔诚,在此点香燃烛。一路有很多民宿酒店饭店,旅商品文玩商铺。多个放生池水清天蓝,白墙绿树青瓦,灿映秋色。
乘坐缆车升高,眼前九华山脉起伏连绵,翠峰绿屏,一片巍峨。鲜艳的庙宇建筑不时在半山、山谷或山巅绿树丛中闪现。走出天台索道,迎面便是今年夏天新建的“百福墙”,长33米,共有来自历史文物和名家真迹184个福字。包括康熙和赵朴初所写,算赏新有福了。
天台峰下的古拜经台,始建于唐,相传金地藏曾在此处拜诵《华严经》。到此拜佛还愿背着大黄布口袋的信男善女争相涌入,朝拜金光闪闪的地藏菩萨。1994年重建的大雄宝殿,重檐歇顶,庄重浑厚。殿中文殊、普贤相伴如来,后面塑海岛观音一众,两旁威风十八罗汉。
由拜经台旁沿石阶可上天台峰。悬岩陡峭,山势威严,直耸蓝天,登峰犹如登天,不辜负天台盛名。游客香客,络绎不绝,攀登台阶人群中还有为艰辛养家,满头大汗,担子沉重的上下挑脚工和抬轿人。蓝天万里,秋叶灿黄,天台下有石匾题字“非人间”,十分贴切。
天台为游九华必到之处,龙头、龙珠双峰挺立,峰顶大松若盖,四周山峦起伏。大雄宝殿巍峨壮丽,庄严向天,脚下铁塔三并立,危崖层叠怪石嶙峋,奇峰突兀。峰顶松下巨石开裂成双,远处山峦起伏,比天台高者,十王峰也。相传唐代新罗僧地藏曾在此处拜经,岩石上尚留有其一双凹痕足迹。二楼中间为玉佛殿,寺旁岩石分矗而相伴,若大鹏听经。
下山后,来到九华街神光岭金地藏塔,因九华山便是地藏菩萨的道场。为唐代新罗王族(朝鲜半岛)在此修行75年的99岁高僧金乔觉无疾坐化,肉身三年不化。为九华山最早肉身菩萨,僧众尊为金地藏。大殿中七层八面木塔,内置石塔供奉地藏坐像,称为“肉身殿”。
虽庙宇盛况,游人很多。但金地藏的肉身,供奉在月身宝殿的地宫中。历史上每隔60年开塔一次。在1931年开坛法会功德主为上海黄金荣、杜月笙和王晓籁三个家族,之后再未开塔。佛教四大菩萨,指观音、地藏、文殊、普贤。《地藏十轮经》中称其“安忍如大地,静虑可秘藏”故名地藏。地藏自誓必尽度六道众生,拯救诸苦,始愿成佛,为世人称颂。
旃檀林始建于清康熙时,旃檀林因佛家珍品旃檀(檀香)树而得名,规模大、香火盛。重建西门为九华山门最大,巍峨壮观。“山门”为钱其琛所题,横额“行愿无尽”为赵朴初所题。严觉宝殿侧八柱石牌楼,雄伟壮丽。阶下石刻龙凤,殿堂正中供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再乘缆车上插霄峰游百岁宫,导游指点眼前相拥群山,问看出睡佛否?有人说有,有人说无,恍惚之像,在一念间耳,无干众生慧眼佛识。明代百岁宫是九华山第二座肉身殿。九华山共有肉身菩萨达14尊,后被焚毁过半。百岁宫为全国重点寺院,1982 年重修庙宇。
百岁宫海玉和尚,字无瑕,被称史上最传奇的僧人之一。原为五台山僧人,云游至此,见九华山有狮象拱护之状,遂住锡于此,以野果为食,用舌血和金粉,20多年抄写《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为国家一级文物。无暇圆寂时享年110岁,百岁宫专为纪念无瑕和尚。
百岁宫有民国初期曾两任大总统的黎元洪所题竖金匾“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有百岁泉井。旁建有五百罗汉堂,金身泥塑,千姿百态,气势壮观,与百岁宫相配,形成一个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城堡式建筑群。寺下有一大蓄水池,山中少有。可知海玉和尚眼光独到。
百岁宫还刻有明代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德清禅师《醒世歌》。该僧亦为史上传奇僧人。幼结佛缘,十二岁寻佛金陵报恩寺,十九岁削发为僧。游历各地寺院,博学多才,精通释儒道学,通诗文,精书法,终生学佛、拜佛、参禅,著述颇丰,当时誉为中兴祖庭宗师。
九华街上法华寺卧佛殿,有九华山最大的释迦牟尼玉卧佛像,2.45米,正在维护。化城寺作为九华山最早的寺庙之一,历史悠久,充满古韵。很赞佛教文化的庄重教诲:慈悲做人,智慧做事。大道无私培福德,悲心救苦降吉祥。迷信不是宗教的问题,而是信众的认识欠缺。
无意之中,居然连续游览三地都与李白有关,只因诗仙也是游侠。因时任青阳县令韦仲堪相邀,李白多次游九华山,作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李白还与韦仲堪和诗人高霁,连句成诗:“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积雪曜阴壑,飞流喷阳崖。青莹玉树色,缥缈羽人家。”盛赞九华灵气飘缈的青山绿水。
千年后的九华山已成旅游热地,一年游客近千万,旅游收入上百亿。九华山可不止一处,镇江市南山有小九华山,海拔185米,山高势险,古迹颇多。其幽栖寺被称为镇江南郊四大古寺之一。陕西终南山名峰之一便是九华山,峰峦峻拔,海拔1766米。山下有弥陀寺。
正是:
佛国莲花盛九华,千秋百岁意无涯。求悟佛门居青松,寻幽禅心趣高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