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文旅罨画池,自古蜀州多风情--崇州漫游小记

标签:
崇州旅游罨画池陆游祠崇州文庙经典风景 |
分类: 四川旅游 |
崇州为四川省辖县级市,历史悠久。汉置江源县,唐置蜀州,辖领青城新津等四县,宋为崇庆府,亦辖数县。崇州市位于岷江中上游川西平原西部。山川田园交汇,村庄星罗棋布,为“四山一水五分田”土地结构的西蜀重镇,四川省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在崇州鸡冠山大木村连续度夏十多年,每年数次经过崇州市区。曾上鸡冠山,游览过罨画池,多次住游怀远、元通、街子古镇等,最近漫游和乐小村、五星村、道明竹编村等新农村以及桤木河湿地、白塔湖等,算是对崇州风景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今年六月下旬再游崇州市区。因去得早,罨画池、文庙还未开门,便去附近老街小院转悠。经过上南街清代的张家院子,惜未开放。附近院墙或城墙砖石不少朽毁成灰,然铁线莲绿叶凝神,古韵清悠。民国时期的砖木混构优雅楼房依然有人居住,浓厚人文之风犹存。
市政府附近有四相堂遗址。唐时做过蜀州刺史的张柬之、钟绍京、李岘、王缙后皆官居宰相,遂建四相堂祭祀,后渐湮灭。北边一细长巷名三元街,不是连中解元、会元、状元故,而是崇州有人接连三次秀才年考第一。此人故后,人们将其墓葬旁路称三元街,以资鼓励。
街边常璩执笔塑像旁,老人们跳舞晨练跳操,各不干扰。文庙前大榕树下打太极服装统一,动作整齐。幸福闲适的气色满满写在退休大爷大妈的脸上。中心广场喷水池虽没喷水,但百日菊黄灿灿喜人。高大雕塑据说是古蜀望帝及妻朱利塑像,被吐槽太抽象,难以识别。
有幸成为今天第一批进罨画池的游客。罨画池始建于唐代,初名“东亭”。宋知县赵汴开凿引水而成罨画池。后经苏元老(眉州苏澈族孙)、陆游等文人居住修葺管理,罨画池成为蜀中名胜。是我国少数完整保存的唐宋衙署园林之一。现存建筑群多为清朝重建。
罨画池地处市中心,占地85亩,水面约22亩,建筑约6千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浓厚地域特色和很高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既有川西园林的精致秀丽,又有江南园林的清丽婉约。现罨画池与陆游祠、崇州文庙文旅重景毗邻互通,三位一体,相得益彰。
园中水漾白莲,岸植垂柳,径摇翠竹,银杏艳秋,红梅映雪,色彩缤纷,故称罨画(色彩鲜明的画)。其中西湖夜月,东阁红梅为古蜀州八景。楼桥亭阁古朴典雅,山石墙院曲径通幽。水榭长廊芳菲烟柳,草堂楹联千古风月。因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为官住此而更加闻名。
池幽林静,波漾画亭,景色清美,居游胜地也。假山拾阶,楼榭缱绻,春花秋月,交相辉映。绿荫碧波暗廻,飘逸古风文韵,荡漾诗情画意。千年古木参天,高低遮眼,一湾清水环绕,数世情缘。堪称地踞繁华之大隐精妙处,不愧是87版红楼梦拍摄取景胜地一。
南宋大诗人陆游壮年细雨骑驴入剑门,在四川做官约八年,两次作蜀州通判,家就住判官廨后的罨画池内。兼嘉州通判后,家人依旧住此。调荣州知州后,仍将家人留此居住,可见十分喜爱罨画池。他在诗中多有写道,如:“小阁东头罨画池,秋来长是忆幽期。”
陆游曾考察当地风土民情,先后造访翠围院、白塔院、大明寺等风景名胜,为崇州留下了一百多首诗。深情写到“江湖四十余年梦,岂信人间有蜀州。”游成都留下“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如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至浣花溪。”酣畅淋漓豪气干云的诗句。
陆游还写出如“谁言农家不入时?小姑画得城中眉。一双素手无人识,空村相唤看缫丝。农家农家乐复乐,不比市朝争夺恶。”这样描写乡村农家乐的场景。甚至萌发“终焉于斯”的想法。不知川西农村“农家乐”三个字的起源是否来源于八百多年前陆游的诗句呢?
梅花为陆游生平喜爱,罨画池畔红梅享有盛誉。陆游平生咏梅诗有上百首。陆游喜爱的崇州,也是除其故乡绍兴外唯一建有陆游祠的。罨画池向南而行,可见挑檐优雅高张的陆游祠大门,有联“怀壮志统一国土,含悲愤宿愿未酬。”总括爱国文豪的一生。
经青瓦白墙,长满青青沿阶草的笔直长径,经梅香千代二门,穿过香如故过堂,就达中堂放翁堂。堂中汉白玉陆游雕塑持刀迎风屹立。院中暗香亭古色古香,诗魂陈列馆中展示后人仰慕陆游的诗画作品。院内很多石刻,文笔游走龙蛇,包括陆游、赵汴等人的诗作。
陆游在川的大多时间在崇州住罨画池居所“怡斋”,留下不少难忘优秀诗作。罨画池的秋水冬梅房山草亭皆承载了代代崇州人的美好回忆,也成为众多游客记忆难忘的一页。而陆游保家御敌统国土,家祭不忘告乃翁的未酬壮志也不断激励一代代的有志英豪。
在陆游祠旁即崇州文庙,建于明代,殿宇巍峨,雄冠西川。有宫墙、启圣宫、灵星门、圣城、鼓乐亭、大成殿等古代典型建筑。占地十余亩,建筑面积约两千四百平方米。四川省保存最完好的四座(富顺、德阳、资中、崇州)文庙,其中只有资中文庙还未去参观。
正门于最南端的崇州文庙在成都地区已是独一无二,崇宁的文庙规模不及。木结构的五叠檐牌楼棂星门,高峻宏伟,全省仅存此一座。也有说是始建于信奉道教的唐朝,是“老祖殿”或“老子行宫”,为祭祀老子的宫观。明洪武初将其改修更名为孔子文庙。未详实。
启圣殿及东西庑有孔子及其父母、弟子及历代名儒塑像六十余尊。塑像造型优美,人物性格鲜明。为八十年代中期文庙大培修时,由名山县现代雕塑家韩德雅率13名名山工匠,自设锅灶,以庙为家,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完成。
正是:
蜀州古韵池水清,碧树红梅罨画情。剑胆文心豪气铸,热血神州永太平。
途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