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十年婺源游,乡村美景自难忘--婺源李坑江岭掠影

标签:
婺源乡村游李坑江湾汪口油菜花 |
分类: 生活旅游 |
回顾十年婺源游,乡村美景自难忘
行走旅游江湖四十余年,年过古稀方入博,博龄垂髫而已。虽旅游记录很多,漫失不少。偶然发现十年前的江西、安徽春游,照片比较齐,遂简单归类罗列。一来为个人旅游记小账,二来便于今天到那里的游客与十年前情景对比,亦算有点意思。
那次与亲朋好友八人,三种身份(亲戚、夫妻、同学、老知青)两车共八人,2012年3月下旬从成都出发。
第一个景点是位于上饶市婺源县东李坑,这是一个一李姓聚居的古村庄。李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贾百人,村里的文人留下传世著作达29部,
村外有一上书李坑二字的高大白石头牌坊。村外油菜花一片金黄,杨柳吐绿,小溪流水潺潺,树木繁盛,春意盎然。我们坐上小河中村民载客赏春用的竹筏,享受春光。
村头岸边小石头水坝流水翻腾着白花,河水轻泛碧浪,堰旁小庙沐浴在春天阳光中。竹林水车、田园小溪,秀野踏青,芳郊绿遍,村庄古亭隐隐见,诗画意境让人十分惬意舒适。
进村河流宽阔一些,村庄是沿河而建,房屋密集而拥挤了,有的房屋后面紧靠河岸,不留人走的余地,因此,河上很多无扶手的简易独木桥。约50米路,就有这样四座小桥。河水中不时有当地居民洗衣淘菜,看来水是清洁不错的。
这里是成熟景点,河边街面,民居住宿、饭店茶坊不少,踏青的游客络绎不绝。青砖白灰的马头墙两岸高耸,瓦片砌窗,建筑古朴,两层楼居多,不少楼上建有美人靠。从楼上看下去,马头墙鳞次栉比,白墙青瓦的房顶像极大的鱼鳞片似的密密麻麻。
沿河也有供休息的木长廊,乡村匠人坐在路边手工雕刻笔筒,用于出售给游客。古村后面山坡黄灿灿的油菜花、紫白萝卜花迎春盛开,古韵十足、文化深厚的美丽古村拥有着新的茂盛生命力,婺源被称为中国最美乡村,李坑也是贡献一份姿色。
先经过沿河而建的汪口村,欣赏了俞氏宗祠,古老沧桑,各种木雕艺术,龙凤麒麟、松鹤柏鹿、水榭楼台、人物戏文、飞禽走兽、兰草花卉等精美图案综合运用,被称为木雕宝库。
然后去江岭看油菜花,一路上山清水秀,田园风光吸引着不断停车拍照。川西平原也盛产油菜籽,一马平川,十分壮观,每年欣赏,已不足为奇。自然要在此地爬上山坡看别样特色的油菜花大景。
山坡上看去,四周山不高,却连绵起伏不断,江湾平坝如同一只大葫芦被包围在中间,从远看到跟前,江湾乡村春色被浓烈金黄染成主题色。以山下的乡村和油菜花为背景,这就是在川西平原没有的风景照。
梯地从山下铺满山坡,遍地金黄,一片灿烂。江岭的乡村以素白色为主,线条简洁明快,在一片黄灿灿的色调中特别出彩,仅有高高马头墙上一小点灰瓦脊成为出色有效的点缀,成为有别于李坑、汪口的乡村。
看过四川各地的油菜花,江苏兴化垛田油菜花,云南罗平金鸡岭、螺丝田的油菜花,青海最晚的油菜花,江西江岭油菜花等,各有特色,装扮山村,笑傲春色,点缀山河,使游人喜不自禁,让生活丰富多彩!
逝者如斯夫,岁月不可回;怀念当年游,难忘春色优。
正是:
最美乡村喜游春,山光水色欲断魂。古村傍河小桥多,金黄菜花满乾坤。
途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