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开展童谣诵读及创作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2018-01-29 15:05:09)1.课题研究缘由
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学习方式从游戏学习转变为纯学习,刻板的识字阅读难免枯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教育理念中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童谣不仅语言活泼,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而且有趣、好玩,孩子们感兴趣。以童谣为载体,在童谣学习中增加孩子的识字量,在童谣学习中提高孩子的朗读水平,在童谣学习中为孩子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2.要解决的问题
进一步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低年段的阅读目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改变学生枯燥识字的现状,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之美,激发并维持阅读的兴趣;童谣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的灿烂遗产,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饱含趣味性,审美性和文化性。作为低年级选择童谣来促进学生阅读具有文化传承的价值和意义。
3.研究的目标、内容
研究目标:
(1)通过童谣学习感受阅读的乐趣,激发阅读的兴趣;在朗读童谣的过程中感受童谣的语言美,韵律美和情感美。
(2)在童谣学习中增加孩子的识字量,提高孩子的朗读水平,为孩子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模仿再到创作童谣来发散孩子的想象力,提高孩子的写话能力。
研究内容:
(1)小学低年级童谣诵读内容的研究。整合语文教材、《365夜儿歌》、《日有所诵》等上的童谣,形成诵读系列;并利用晨读、午读时间指导朗读、背诵。
(2)小学低年级童谣诵读形式的研究。利用社团课开展多种形式诵读童谣活动或比赛。还可进行类似猜谜语、演故事、说笑话、赛诗会等与童谣有关的丰富的语文活动。
(3)小学低年级学生童谣创作指导的实践研究。利用课后时间,和父母一起搜集童谣,先模仿再到创作童谣并在班级进行展示。
4.研究过程与方法
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7.11——2017.12)
学习学生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培养的相关理论。对本班学生童谣阅读情况作调查分析,明确课题研究的整体方向,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形成课题方案。寻找符合一年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童谣书籍,并注重其与部编版教材的衔接性。
(2)研究阶段(2018.01——2018.10)
(3)总结阶段(2018.10——2018.11)
研究方法
5.预期研究成果
(1)童谣诵读展示。
(2)发表的学生童谣作品。
《小学低年级开展童谣诵读及创作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前一篇:欢迎您在新浪博客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