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家公祭日说张学良

(2018-12-13 22:15:52)
标签:

张学良

分类: 历史

    1936年12月12日,也就是82年前的昨天,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兵谏”领袖蒋介石,这还是跟西安有关的历史事件。

https://mp.dayu.com/images/5b48dc28bd6f4cef94135da543cb6ba0165ca65ae584a44cb7dd721add6c65771544710467061" DATA-INFOED="1" DATA-FORMAT="JPEG" DATA-SIZE="17588" DATA-PHASH="20BD4E7378E5872C" NAME="image_operate_89781544711069869" TITLE="国家公祭日说张学良" />

     张学良的形象在我心里并非一成不变的。当年历史课上教给我们的,张学良一直是爱国将领,因为西安事变,张学良的认同达到了顶峰。但说到“九一八事变”中,那道著名的“不抵抗”命令,张有推之不掉的责任。之前一直认为张学良是奉蒋介石之命采取了不抵抗的措施。以前看过好多电视剧,比如《杨虎城》里,张学良都是非常正面的形象。论公,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论私,电视剧里把他和赵四小姐几十年相濡以沫的大书特书。与公与私都把张学良塑造得正气凛然。

https://mp.dayu.com/images/83dca5c555554cc7b7954e22e02de77bc60ab2a4da2e4f83e03aee68013b50871544710488627" DATA-INFOED="1" DATA-FORMAT="JPEG" DATA-SIZE="28666" DATA-PHASH="6DB3DC8183E15C74" NAME="image_operate_68951544711070705" TITLE="国家公祭日说张学良" />

     后来听高晓松的口述历史节目《晓松奇谈》,里面说起张学良的形象,就是民国时期一花花公子。喜欢网球,喜欢骑马,喜欢跳舞,喜欢美女,据说跟当时很多名媛美女、影星歌星都有交往。这么一人,放着手里二十万军队,面对并未得到政府首肯的不到两万日本关东军,他却下令: 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在民族存亡的关头,我们这位被优渥生活泡坏了骨头的张少帅,民国四公子之一,连点血性都没了。在视频里张学良亲口承认,这道“不抵抗”命令是自己下的,也未经任何人授意。而且实际上,虽然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但他仍然是一方军阀,就算蒋介石下则样的命令,他也完全可以置之不理的。所以九一八的责任,张学良推无可推。

https://mp.dayu.com/images/86ff7625f8f94ac4b2c011610f9b6052b9d8930aa7b42deaefa99ad903cec97b1544710470630" DATA-INFOED="1" DATA-FORMAT="JPEG" DATA-SIZE="40681" DATA-PHASH="31DCAF21849B6E8D" NAME="image_operate_36841544711070886" TITLE="国家公祭日说张学良" />

     不过在后来的《晓说》里,不知道是受了什么影响还是怎么的,高晓松一改之前对张学良比较尖锐的批评,说起张学良时平和了好多。我现在理解,张学良也就是一军阀,东北军可以说是他张家的私产,虽然听命国民政府,蒋家又不给他钱,粮饷得靠他们自己搞。按照他1931年7月6日的判断 “此时如与日本开战,我方必败。败则日方将对我要求割地偿款,东北将万劫不复,亟宜力避冲突,以公理为周旋”。这个“不抵抗”就是所谓公理周旋的具体表现,是为了维护自己利益所做的选择则,就是不愿意赌上全部身家的表现。

    至于他算不算爱国将领,我是没有评价的权力,现在客观点说,他在九一八做错了事儿,后来的西安事变就算是一次将功补过吧,如果按照习惯的盖棺定论的评价方式,后边的功往往盖住前过,那么他还真的算个爱国将领!

http://s8/mw690/00709KSSzy7pWxMaHzhc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