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和下西洋

(2018-03-29 23:18:54)
分类: 历史

      明永乐三年,成祖朱棣派太监郑和出使西洋。这次出使郑和率领两万多人,总共有船二百多艘,其中宝船六十多艘,从苏州刘家港出海,经越南南部、爪哇群岛、苏门答腊、斯里兰卡,到达印度半岛西南段,和当地人进行贸易,于永乐五年返回祖国。之后,郑和又六次下西洋。

      这个历史事件是人人都知道的。郑和下西洋乘坐的宝船,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两万多人巨型船队。比八十七年后的,长是哥伦布所使用的船的六倍多,宽是十倍多,出航人数是哥伦布的三百多倍。由此可见,中国在明成祖时期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造船水平。这么牛的实力,这么大的规模,跑了那么远的路,却仅仅是做了贸易,换回了别人家一些土特产。

     有人说是明成祖朱棣为了让郑和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这个目前仅限于猜测。郑和的出使,是和平的使者,不像后来的西方国家是为了扩张海上势力,也没有像麦哲伦介入别人的部落冲突。可见我大明朝是没想着要把东南亚那些地方收归治下的。

      遥想当年,天朝上邦,富有四海。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显示大明王朝的强大,显示大明王朝的富有,说贸易是抬举西洋这些国家了。

      谁又能想到当年的泱泱大国,那样牛的航海技术,那样牛的造船技术。在三百多年后的清朝,被蕞尔小国打的满地找牙。国家如果固步自封,自恃富足,只会让自己裹足不前,落后就得挨打。国家之间实力是第一位的,什么规则,什么道德,都得靠边站。

http://s3/mw690/00709KSSzy7jhvp3zged2&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